中资银行税前利润排名大起底

2008年02月26日 11:1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贾玉宝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从2006年的3333亿元,到2007年的6100亿元,中资银行本外币业务税前利润增加了2800亿元左右,增幅达八成有余。

    本报记者根据上市银行预增公告及多方渠道综合获得的上述未经审计的汇总数据显示,在2007年中资银行信贷迅猛增长的背景下,中资行的利润亦相应呈现大幅飙升。

    6100亿税前利润

    从上月央行公布的3.63万亿元本币贷款飙升中,业界已经在猜测中资银行2007年的利润构成。

    这里有一个简单但并不十分严谨的算法,以3%的利差计算,3.63万亿元新增贷款的利润贡献为1089亿元,如果以当年本币贷款余额26.17万亿元计算,利润贡献约为78亿元。实际上,中资银行2007年本外币业务税前利润恰好处于两者之间,约为6100亿元,相当于中国2007年近20万亿元GDP的3%左右。

热门资讯聚焦
·机构预测26日走势
·26日"牛股"大扫描
·[视频] 证券时间
·今日基金重要信息
·最新基金收益净值
·各大基金公司看市
·管理层急了 紧急救市 利好几何?
·"再融资门"引暴跌 股民接近崩溃
·物价、政策、人气与投资主旋律
·孩子揣着压岁钱走进商家"埋伏圈"
·80后的理财新方式
·中国职场女性榜样
·尝尝专户理财奶酪
·聚焦"再融资门"
[股改] [最后一跌]
[策略] [基金解读]
    其中,包括4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17家商业银行的税前利润约为4300亿元,占中资银行税前利润贡献比超过70%。17家商业银行本外币税前利润同比增幅超过80%。

    在这17家商业银行中,同比增幅排名第一的为广东发展银行,其增幅高达52倍。广发行一位人士称,这主要因为2006年股权转让并冲减巨额不良后,广发行2006年税前利润超过了9000万元,2007年里发生的业务自然不需要过多的不良拨备。如此一来,利润增幅自然奇高,税前利润接近50亿元。

    显然,这和平安集团披露的平安银行2007年上半年利润增幅高达1000倍以上如同一辙。即使如此,近50亿元的利润贡献也只占中资银行的1个百分点,在17家商业银行排名中倒数第五。

    排除广发行特例后,年度的花冠依然属于第一梯队的四大银行。据汇总数据显示,四大行2007年税前利润合计约为3000亿元,占所有中资银行的50%强。其中,工行以超1000亿元排名第一,建行以超900亿元排名第二,中行、农行分别以超800亿元、300亿元排名第三、第四。

    以增幅来算,四大行中,增幅最大的为农行,高达180%,另一超过成倍增幅的为工行。

    深圳某金融人士称,农行年度作为,显然是内部改革、剥离不良和上市冲刺的结果,倒是工行的成倍增幅显示了上市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能力在增强。

    股份制银行集体狂飙

    与四大行的继续巩固市场地位相比,位于第二梯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却是集体性的揭竿而起。堪为年度前三甲的分别是兴业、招行、中信。

    上述三家银行2007年税前利润增幅均翻了一番。当期税前利润分别超过了100亿元、200亿元、140亿元。

    一个显然的事实是,兴业、招行、中信三家银行在2007年贷款业务冲得最猛,其本外币贷款增幅分别近20%,其本外币个贷增幅分别约为100%、60%、60%,均位于17家中资银行增幅的前列。不过,另一个事实是,以招行为代表,上述股份制银行在零售和中间业务领域近年也频频发力。其中,招行非利息业务占比已达到25%以上。

    如果再扣除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因新成立而导致的利润增幅高因素,那么,位于17家商业银行税前利润余额和增幅末位的则是华夏银行。其2007年本外币税前利润为30亿元左右,同比增幅近40%。除以上股份制银行外,光大、深发展、浦发、民生的本外币税前利润分别约为70亿元、30亿元、100亿元、80亿元,增幅分别约为60%、80%、90%、50%。

    前述深圳金融人士分析称,从这一组数据来看,深发展和民生银行已经明显落后于其他股份制银行。深发展受本世纪初两次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两次股改的漫长经历影响,严重影响了业务发展,错过了市场发展的最佳时期。截止到2007年12月底,其本币贷款余额约2000亿元,遭遇了和广发行同样的命运,并且还落后于广发行200余亿元。至于民生银行,截止到2007年12月底,其本币贷款规模超过了5000亿元,处于股份制银行(除交行外)贷款规模的第一序列,仅以其贷款规模论,税前利润也应在百亿以上,但民生银行董办未对此事表态。

    零售银行与公司银行博弈?

    近年来,不止一家银行在宣称其零售银行的转型,然而,各家银行的零售和中间业务的利润贡献比却是徘徊不前。

    北京一金融研究人士称,“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零售银行发展缓慢,这涉及到机构重组、事业部制改革等诸多因素,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从几家股份制银行的零售银行改革来看,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因此,目前中资银行非利息业务的占比还很低,平均约在15%左右,个别高的有25%左右。”

    该人士继称,即使是零售银行转型,各家银行普遍选择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业务主打或突破口,这直接导致了2007年上半年的个贷业务激增,并引发了是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的房贷调控。

    汇总数据显示,中资银行2007年本币个贷业务余额为3.28万亿元,增幅超过了30%,当年实际增长8600亿元左右。事实上,由于监管部门对房贷市场的继续调控,该块市场的集体性风险会增加,而不再是两年前各家银行乐观估计的约1%的市场不良率。

    显然,其间有利润贡献比的影子在。众所周知,贴现业务有利于供应链企业下的上下游企业成长,并有利于培养和增进银企关系,但各家银行在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同时,却集体选择收缩了该块业务。截止到2007年12月底,中资银行贴现业务同比下降二成多,前述17家商业银行也是全线下扬,同比降幅超过三成。个中原因在于,票据贴现利润贡献十分低,只有在大规模效应上才能看到利润飙升,而大规模效应也将影响资本充足率问题。

    该人士称,第二,当零售银行和公司银行在发展中出现矛盾之时,各家银行依然先选择公司银行,以夺取市场规模的先机。即使零售银行高于公司银行增幅,但在公司银行的大盘子面前,也只会被稀释不少。这正应了招行行长马蔚华所言的,“不做零售业务,将来没饭吃;不做公司业务,现在没饭吃。”

    广州某银行战略研究部人士称,目前,各银行都开启了多元化经营的探索,但不要再走零售银行和公司银行博弈的老路子。这正是长短期效益的问题,各家银行董事会还是要务实地发展零售银行和多元化,不能过于在意短期效益,尽管这和股东的利益诉求会产生碰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合作专栏】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