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票交所时代票据市场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对策思考

2017年06月29日 11:3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课题组

  一、当前票据市场风险表现的共性特征

  新世纪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票据业务增长迅猛,截止2015年票据累计贴现量和贴现余额年均复合增长率33%和20%,仅2015年票据累计贴现量和贴现余额同比增长达68.20%和58.62%。但2016年以来国内外宏观环境发生变化,美国进入加息周期,我国经济增速有所趋缓,票据风险事件频繁爆出。从去年初农业银行披露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涉及金额高达39.15亿元的重大风险事件开始,相续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等也爆出票据业务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根据已经披露的数据,涉及风险的票据资金已经高达百余亿元,我们从这些已暴露的风险事件中发现了一些一些共性的特征:

  (一)经济增速下行导致企业违约向银行传染。近年来,受全球及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大环境影响,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过程中,产能过剩行业以及部分中小企业遭遇经营困难,企业亏损、资金链断裂、跑路逃债等现象频频曝光,一些产业群或者区域性系统性融资风险逐渐暴露,一些大型集团出现财务违约屡见报道,甚至个别财务公司通过恶意承兑票据套取资金也时有耳闻,而这些企业、公司的票据很多都流进银行体系,企业的信用风险传染给了银行。

  (二)票据中介挪用资金向银行转嫁。前几年票据融资需求大幅增加以及票据交易量迅猛增长,中介大规模参与票据市场,且逐渐渗透到自企业至银行票据链条的全过程之中,起初以撮合民间交易为主,后来一些不规范的票据中介直接参与到票据业务交易,从租借金融机构账户、开设虚假同业账户、消规模等,发展到严重期限错配投资、一票多用甚至套取资金另作高风险投资。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速趋缓、股市快速下行、房市趋归理性,中介很多高风险投资失败,无力填补资金窟窿,原票据业务到期无法偿还,风险事件爆发,并转嫁至银行。

  (三)票据经营机构迫于利润压力不审慎经营。随着经济下行、金融深化改革,金融脱媒进一步加剧,银行资金成本不断抬高,利差收窄,利润增速趋于放缓,而竞争更趋激烈,不良“双升”持续发酵,迫于业绩考核压力和急于求成,银行出现抢客户、抢票源、争资金、争规模等现象,风险意识淡化,未经风险评估和充分论证即尝试各种新产品、新模式,制度执行变通变形,业务流程违规现象增多,监督检查力度下降,放松了对风险的防范和把控。

  (四)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不到位诱发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票据业务通常办理流程长、环节多、专业性较强、涉及人员多,风险防控难度大。一些银行对票据业务的操作和管理缺乏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还有一些机构内控薄弱、有章不循、制度形同虚设。特别是在票据保管出入库被挪用,票据交易中资金划付与票据交割不同步,流转过程中票据或资金被挪用,非法机构冒用银行的名义以同业账户开展票据业务等环节。同时,存在对员工的道德风险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违规办理票据业务,为票据中介等提供便利,个人从中谋取利益。

  二、票交所时代面临的风险挑战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2016年12月8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筹建的具有全国性质的上海票据交易所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票据业务迈入全面电子化、参与主体多元化、交易集中化的新时代。票交所时代票据风险管理也将迎来新的挑战:

  (一)宏观环境趋紧增加了票据市场风险管理难度。一是国际环境趋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内经济金融运行与国际因素不断接轨,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一方面,美国加息步伐加快以及开启金融资产缩表计划,“双重”紧缩政策将加剧美元资本回流,国际金融环境趋紧。另一方面,政治格局更趋动荡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推行“减税、内部刺激、外部贸易保护”政策并突然轰炸舒利亚;欧洲经济复苏仍然艰难且逢多国大选;国际恐怖主义有所抬头以及黑天鹅事件频出,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加大金融市场波动性。二是国内经济继续筑底、货币政策稳中偏紧、金融市场去杠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7年经济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抑制房地产泡沫,防范系统性风险。虽然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反弹至6.9%,但仍没有持续回暖的迹象,经济增速仍将保持在中高速增长的筑底阶段。今年以来央行已连续两次上调MLF、 SLF和逆回购中标利率,市场资金面一直保持偏紧态势,个别时段票据回购利率高于票据买卖断利率,6月初中票发行利率首超贷款利率。今年开始央行推动金融市场去杠杆,银行开始大幅缩减表内外资产负债规模,票据市场首当其冲,2017年一季度金融机构票据累计贴现12.1万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5.5%,期末贴现余额4.4万亿,同比下降11.2%,占各项贷款比重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截止5月末,贴现余额已回落至4.04万亿,较年初下降了1.43万亿。宏观环境趋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去杠杆等等将促进票据市场理性回归,而这一过程由于承兑、贴现贷款等突然变化,容易促使风险集中爆发,风险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加。

  (二)信用风险仍不容忽视。虽然我国经济增速趋缓已有一段时间,信用风险已得到一定程度释放,整体信用环境料不会进一步迅速恶化,但经济仍将处于底部徘徊,短期难有大幅改善。同时,随着房市和金融市场去泡沫、去杠杆政策不断推进和加码,其影响将不断显现和增强,并逐步扩散至相关行业,应重视其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甚至是系统性风险。票交所强调承兑行、直贴行和增信行的责任,因此不光承兑行需要了解企业信用风险,直贴行和增信行也需要把控企业信用风险状况。

  (三)市场风险需引起重视。今年宏观环境趋紧,市场资金面一直维持紧平衡,资金成本居高不下,而国际黑天鹅频出、国内资金面波动加大、跨市场波动传导,新产品、新渠道、新市场主体也将影响票据利率的走势,波动频率和幅度料将增强。随着票交所上线后,票据交易节奏加快,价格波动引发市场风险上升的情况应高度关注。由于当前处于风险事件消化期以及监管趋严,票据经营机构的错配和杠杆情况有所下降,但随着金融去杠杆和MPA政策推进,银行信贷、资产规模压缩,票据信贷属性增强,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票据利率波动加大,且银行具有同质性,票据的流动性风险需要格外重视。

  (四)操作风险显著提高。票交所时代主要以电子化票据为主,之前纸票伪造变造风险显著弱化,但纸票电子化过程的操作风险显著提高,一旦录入错误将由录入行承担相应损失。票交所上可由交易员完成交易所有步骤,权限提高容易诱发道德风险,也可能存在因操作不慎产生操作风险。票交所交易均在系统中完成,且对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开放,这有利于市场活跃度提高,但每家金融机构的科技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存在技术漏洞可能导致交易失败甚至损失,因此要十分关注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在科技系统衔接、维护、升级过重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中介参与票据交易的模式会发生变化,但仍然存在借用银行账户参与交易的可能。

  (五)合规风险应高度重视。前期票据市场过度“繁荣”,关联企业相互对开票据套取资金,虚假贸易开立融资性票据,缺乏真实贸易背景,票据业务空转屡见不鲜,随着去年一些大中型银行较大金额风险事件的不断爆出,监管政策不断趋严,针对部分资金脱离实体经济、票据业务违规无序发展等情况,监管机构就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规范经营、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对票据业务开展了银行业自查和监管机构专项检查,加大了对同业业务、票据业务的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合规风险显著提升。票交所时代票据创新日新月异,跨市场、跨区域、跨产品的票据创新可能超出当前监管政策允许范畴,新兴互联网票据法律地位模糊、操作流程不规范,未贴现票据在企业间直接买卖,部分平台提供未贴现票据撮合买卖交易等服务处于法律灰色地带,合规风险矛盾突出。

  (六)创新领域风险不断积累。随着跨市场合作、综合化产品经营、资产管理服务等创新步伐加快,票据经营机构如未能把握好创新先机,则很有可能在抢占客户群体、拓展交易渠道和创新产品设计等方面落后于市场发展,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并引发经营风险。同时,票据经营机构如对跨市场客户资质、新业务运作模式不了解,资金支付管理、风险识别与风险定价不到位,业务系统支持不配套,则新业务产品创新很容易潜在设计缺陷与管理漏洞,一旦发生风险事项,则无法达成创新产品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创新业务可能存在监管缺失、监管滞后或者监管过度的情况,不能很好引导票据创新健康发展。

  (七)票据经营模式变化带来新的风险。票交所时代票据经营模式将发生变化,大中型银行及一级分行可能会以转贴现交易为主,中小金融机构将调整为以承兑、直贴业务为主,而大型机构交易集中化趋势明显,即以前由银行的各个分行进行分散交易将慢慢集中到总行或几个分支机构代表银行进行交易,条线集中经营管理可以更高效更规范,但同时所要求的风险经营管理能力也将更高;对于以承兑、直贴业务为主的中小金融机构必将走上流程一体化之路,流程的更新完善、效率的提高需要风险防范措施的加强。同时,参与主体将更趋多样,即以前主要由银行为交易主体慢慢演化成以银行为主、财务公司、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评级公司、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甚至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场交易结构,部分经营机构经营管理管理水平、技巧、策略都参差不齐,对票据业务关键风险点的把控缺乏经验,制度建设上也存在缺失,从而引发新的风险。

  三、票交所时代风险防控的对策与思考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票据市场风险防控体系、制度。一是牢固树立风险意识。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保持在高速增长阶段,经济金融环境保持向好,加上票据业务一直认为是低风险业务,风险防控意识相应有所弱化。随着经济下行和各类风险因素交织,资产质量出现一定程度下滑,票据风险逐步暴露,因此银行需要高度重视票据业务风险,坚持审慎经营理念,增强全面风险意识。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票据业务发展的目标和规划,不要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扩张。二是建立健全适应票交所时代特点的票据风险防控体系和制度。要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强化票据风险集约化经营管理,建立从票据风险识别、提示、预警到风险监测、分析、评价、化解等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票据业务全面风险管理;健全从事前风险审查与评估、事中风险审核与控制、事后风险检查与跟踪等全方位、全流程管理,对票交所时代交易员流程化操作管理至关重要。三是要积极建立“一行三会”票据协调监管机制,转变票据监管新思路,促进票据业务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二)认识风险新变化,掌握票据风险新规律。一是战略风险前所未有被凸显。票交所时代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和票据业务模式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银行等原有的分散式、线下式经营框架也将随之改变,整个机构的票据条线集中经营与管理已基本达成共识,谁能快速制定并实施适应市场新变化的票据条线战略,尤其是以票据产品链为抓手、以产业链、供应链票据融资为突破口打造票据业务新定位,就有可能成为票交所时代市场的先行者和引领者。二是票据风险更趋复杂。票交所时代市场交易将呈现交易主体多元化、介质电子化、流程一体化等特征,交易更加便捷、高效和频繁,这也导致风险更加复杂化,因此要重点抓实质风险,严格客户的资质审查与准入管理,加强对库存票据的监测管理,强化同业业务的专营管理和流程管理,积极把握市场和关注创新,研究电子票据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以及风险特征的新形式,尤其是票据创新发展的风险转化,提升人员专业能力和合规意识。

  (三)防范票据信用风险,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一是对区域性、系统性票市信用风险严加防范。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加快,使票据业务的信用风险加大,提醒我们要需警惕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风险串联、下游小微企业资金链集中断裂风险,产能过剩行业和区域性企业破产风险,加强对交易对手的尽职调查和准入管理,确保保证金来源合规和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避免票据风险通过交易渗透扩散。二是建立统一票据信息平台。信息不对称是票据风险频发的主要成因,建立公开、透明、可信度高的统一票据信息平台,将票据出票、承兑、背书、贴现、创新等信息以及票据公示催告信息纳入该平台,建立完善的信用登记、查询体系和严格的监督、执行体系,实现票据信息共享、透明,有效消除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同时要研究建立票据统计体系制度,规定规范统计口径,防范统计失真风险,全面提升票据市场信用环境和经营环境。

  (四)加强市场分析和研判能力,防范市场风险。一是提升市场风险的经营能力。票交所时代票据交易信息更为透明,原有的地域性、交易对手价差不复存在,而随着经济资本约束、流动性管理、跨市场波动传导影响增强,票据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料将增强,只有通过提升对于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效果、票据利率运行研判以及票据资产和资金掌控的能力,在合理分析和有效把握市场形势的基础上做好波段操作,才能赚取额外收益。二是要保持流动性警惕。传统意义上,一向认为流动性最好的票据资产是银行月末、季末信贷调控的主要工具之一,但随着金融去杠杆政策的不断推进,银行机构同周期性比较严重,票据流动性受到较大影响,期限错配和杠杆经营的市场风险有所上升,须对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匹配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建立相关应急处置机制和业务应变措施,积极应对因市场资金面异常变化等非预期因素,导致票据市场利率短期大幅波动而带来的阶段性票据利率风险。

  (五)推进实质性创新,把控合规风险。票交所时代票据业务必将更多出现跨专业、跨产品、跨市场的组合产品、联动业务以及资产业务与中间业务相融合的综合服务产品,但同时要注重加大对票据业务创新整体性、全局性和系统性风险防控的工作力度:一是避免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自我循环、自我膨胀和为逃避监管而创新,而应本着有利于节约客户财务成本,提高客户资产收益,提高服务效率;有利于降低银行运营成本和简便操作,增强盈利能力;有利于减少资本消耗,降低资本占用压力的原则研究转型创新。二是要密切关注新业务新模式的发展趋势和风险动向。在重点创新领域和环节,要更加注重客户准入、信息披露、业务合规。要适应创新带来的交易扩大、频度加快、环节增多的业务趋势,更加关注客户交易授权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资金划付的安全性与规范性,防止逆流程、假授权、超授权以及资金体外循环、资金挪用、资金掮客欺诈的违规事件和案件风险发生。三是要引入发达国家“沙盒监管”理念,支持有效和防风险创新。

  (六)强化流程管理,防范操作风险。票交所时代交易更为集中便捷、交易权限更大,操作风险不容小觑。一是要建立流程化操作、风险点控制。票交所时代主要是电子化交易,承兑贴现时要首先要加强对企业发展前景、资信状况、盈利能力等的调查和分析,进行有效的风险预控,建立完善的业务操作流程,认真的审查票据业务是否对应真实地贸易背景,对于增值税发票、合同内容以及票据的合法合规性要密切关注。二是要加强业务流程的系统控制。随着票交所功能不断完善,要加大内部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不断优化内部票据操作流程,通过完善的内部系统和IT刚性控制来防范人员操作风险,通过优良的流程设计防控系统操作风险。

  (七)加快制定经纪管理办法,促进票据市场稳健发展。票据经纪是票据市场重要参与者,也是一些风险事件的始作俑者,规范票据经纪既可以促进票据市场稳健发展,也能降低票据风险整体水平。一是制定经纪管理办法。设立统一的行业准入门槛,如最低注册资本金、股东合法性、公司治理结构、高管行业从业经验等;明确票据经纪机构的经营范围,除允许其为票据市场参与者提供传统的票据信息、咨询、见证、培训等各类经纪服务外,还应该允许票据经纪机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业务,包括鼓励票据经纪参与业务交易经纪服务以及票据信用评级、票据软件开发、票据信息数据库等体系建设;构建统一的市场退出机制,形成票据市场进入与退出的动态管理。二是规范票据经纪监管制度。要建立票据经纪监管制度,明确企业内控、行业自律、外部监管“三道防线”,加强对票据经纪的管理和引导,提高票据经纪机构对其票据交易经纪服务的风险判断,既可降低票据投资者的风险,又有利于维护票据经纪机构的自身权益,同时保障票据市场的稳定。

  (八)加强交易员培训,防范道德风险。票据业务的风险复杂多样,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风险。一是加强票据风险教育和相关培训,提高交易员的风险意识。商业银行应该把员工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强化对风险意识的培养,实时了解和分享市场风险信息,提升交易员风险敏感性,及时对已经发生的重大风险案件进行深入剖析,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通过不断强化提升风险意识。二是建立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要密切关注交易员和票据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行为动向,实施定期不定期的抽查检查、轮岗 交流、考核激励等制度,同时要建立完善与票据业务相联系、发展相适应的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条例,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防止个别员工因思想上的偏向而形成行为上的偏差。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