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张连起:答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考卷

2020年02月27日 09:09    来源: 人民政协报     文/张连起

  疫情防控与实现经济社会目标任务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两项有机统一,互为支撑,缺一不可

  磨难何所惧,风雨向前行!在疫情防控形势最吃劲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不仅提出认识论,而且阐述方法论;不仅是动员部署,而且是提醒要求,为我们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指明了战疫方向,注入了强大力量。

  疫情防控与实现经济社会目标任务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抗击疫情,关系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确保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和基础;锚定发展,既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任务,也是为抗“疫”前线提供充足弹药和物质保障。两项有机统一,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对于当下的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必要的硬核手段不可欠缺,而对于其他中、低风险地区,经济、民生、就业等同样不可忽视,要有序全面复产复工,那种看一看、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实际上是这场疫情的“次生灾害”。

  我们确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性、阶段性、可控的,但也应充分估计和及时应对短期负面影响。如果疫情防控时间越长,复产复工越缓慢,对制造业的冲击越大。疫情首先冲击消费,尤其是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然后波及制造业。随着时间推移,制造业的压力来自现金流不足、工资成本刚性、银行贷款到期、产业链断裂、合同违约以及坏账增加。一旦企业资产负债表恶化,能否持续经营和裁员问题就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选项。现在,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要求我们不失时机抓好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

  应该看到,一些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也在这次疫情中得以拓展。智能制造、在线办公、资讯APP、医疗服务、在线视频、手机游戏、在线教育等行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亟待充分释放。

  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是一场艰巨战役,更是一次历史大考。针对疫情对制造业、服务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冲击较大的情况,应推出一批精准周延、有效管用的措施,激活蛰伏的潜能。除了确保已出台的重点保障企业专项贷款财政贴息、社保费“减免缓”、成本扣除、亏损结转等政策落地见效外,还应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纾困,对已出台政策实施绩效评价,动态调整。纾困政策在管用而不在多。应加大企稳岗政策力度,尽快扩大包括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储备体系相关的有效投资,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

  让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是答好考卷的关键。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方面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保持合理适度财政支出强度,另一方面要优化资金配置和结构、提高使用效率。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确保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必须坚持节用裕民、惠民利企,在结构调整中更加突出政策的“提质”要求和“增效”导向,把有限财政资源的好钢用到刀刃上。换言之,切实发挥内涵式财政政策对收官之年、战疫之年的战略支撑作用。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答好考卷的核心要义所在。围绕民生大事急事难事,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是积极财政政策的聚焦点。当前,就业形势稳中承压,教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要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继续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基层特别是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深入开展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推动完善基本住房保障体系。

  加强国家应急体系建设和国家储备体系建设是答好考卷的“加分项”。一是落实医院、疾病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应急工作规范,明确应急响应、现场组织、工作流程、处置措施等标准操作规范和流程(SOP)。二是加大政府对传染病专科医院、应急医疗人才、设备经费的投入与支持。组建各级应急医疗救援机动队伍,人员由临床救护、流行病学、特种医学、实验室检测、消杀灭等方面专家和工作人员组成,不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确保卫生应急救援队伍的稳定性。进一步健全急救人才引进和分配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办法。三是建立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强化卫生应急储备物资动态管理,健全物资储备和调用制度。国家战略物资的投放必须快速响应,一旦国家需要,能拿得出、用得上,哪里有需要,就能及时调拨到哪里;什么时候有需要,就能保证运能运量,及时送达。要树立“大储备”意识,坚持“一盘棋”推进。建议成立中央层面的储备领导协调指挥机构,以增强战略物资储备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四是完善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系的资金保障。在进行储备立法时,明确规定每年从国家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国家战略储备资金积累。收储战略物资的资金可通过财政拨款、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保证。

  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战“疫”不放松,战“贫”要抓紧!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张连起:答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考卷

2020-02-27 09:09 来源:人民政协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