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0银行 > 银行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增至11家

2020年07月31日 07:01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彭 妍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队伍不断壮大。近日,农业银行发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这也是第11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至此,五大国有行均有了自己的科技子公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意味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转型的认知程度已经得到显著加强,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业务服务,进一步满足差异化的融资需求。这还意味着,银行领域的金融科技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在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大展拳脚之后,大型商业银行也开始加大对场景、流量、客户等方面的快速布局,未来在金融科技领域有望形成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相互竞争的局面。

  11家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7月28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通过附属机构设立的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银金科”)正式注册成立。据了解,农银金科注册资本为6亿元,注册地为北京市通州区,主要业务方向是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展技术创新、软件研发、产品运营与技术咨询。

  近年来,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不断加码,金融科技子公司几乎成为大中型银行的标配。截至目前,在国有大行中,已有5家金融科技子公司开业。其中,建行的建信金科成为首家由国有大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随后,工行、中行、交行、农行也纷纷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

  除上述五大国有银行外,股份制银行是目前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银行主力。据悉,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目前已有6家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分别为兴业银行旗下的兴业数金、平安银行旗下的金融壹账通、招商银行旗下的招银云创、光大银行旗下的光大科技、民生银行旗下的民生科技、华夏银行旗下的龙盈智达。其中,兴业银行是业内最早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创了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先河。在城商行中,目前只有北京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此外,仍有多家银行在筹划设立科技子公司。

  从资本规模来看,在11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中,资产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两家,分别是建信金科和金融壹账通,其中,建信金科以16亿元注册资本位居第一位,金融壹账通以12亿元紧随其后。其他银行设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注册资本规模普遍为亿元级。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主要是顺应金融科技发展的大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能够更好地对银行科技人员进行单独激励,发挥子公司优势,实行市场化薪酬以及其他激励手段,比如说股权、期权激励等,这在母公司的银行体系内是很难做到的。其次,通过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找到一个创新试验田,以此为契机,更好地推进金融科技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再次,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子公司将银行母公司的科技优势、业务优势对外输出,为整个金融行业和一些非金融行业提供服务。最后,通过子公司方式为银行业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行一些探索,既能保持母公司总体运营的稳定,又能在业务管理等范围内进行改革探索,更易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风险也更为可控。

  成立子公司只是市场化第一步

  尽管各大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态度非常积极,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各家银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仍处于投入研发阶段,还没有实现盈利的子公司出现。

  “金融科技领域,流量和用户为王。”盘和林分析称,首先,在诸多互联网企业已经入局多时、跑马圈地进程已过大半的情况下,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还能否吸引到大量用户?这一点很难保证。其次,金融科技需要强大的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加持,互联网科技公司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研发团队。与之相比,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科技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能否不断跟上科技迭代和服务升级的速度,也是未来面临的挑战之一。这些依靠银行起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未来需要充分发挥深耕银行业务多年、熟悉监管合规性的优势,结合银行业务重塑银行生态,基于银行打造创新型场景化服务,重视客户体验和互联网运营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董希淼也认为,相比互联网科技公司,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存在一定劣势。其背后依托的银行业企业文化相对保守和封闭,在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大发展的氛围下,需要更加开放包容的组织和文化,允许容错和试错,这往往是银行所欠缺的。此外,银行的体制机制应该更加市场化,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就是为了跟市场接轨,在人员、薪酬、激励上应该更多参照互联网公司的一些做法。

(责任编辑:华青剑)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增至11家

2020-07-31 07:01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彭 妍

  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队伍不断壮大。近日,农业银行发起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这也是第11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至此,五大国有行均有了自己的科技子公司。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意味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转型的认知程度已经得到显著加强,有助于国有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业务服务,进一步满足差异化的融资需求。这还意味着,银行领域的金融科技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在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大展拳脚之后,大型商业银行也开始加大对场景、流量、客户等方面的快速布局,未来在金融科技领域有望形成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机构相互竞争的局面。

  11家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7月28日,农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通过附属机构设立的农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农银金科”)正式注册成立。据了解,农银金科注册资本为6亿元,注册地为北京市通州区,主要业务方向是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展技术创新、软件研发、产品运营与技术咨询。

  近年来,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不断加码,金融科技子公司几乎成为大中型银行的标配。截至目前,在国有大行中,已有5家金融科技子公司开业。其中,建行的建信金科成为首家由国有大行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随后,工行、中行、交行、农行也纷纷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

  除上述五大国有银行外,股份制银行是目前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银行主力。据悉,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目前已有6家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分别为兴业银行旗下的兴业数金、平安银行旗下的金融壹账通、招商银行旗下的招银云创、光大银行旗下的光大科技、民生银行旗下的民生科技、华夏银行旗下的龙盈智达。其中,兴业银行是业内最早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创了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先河。在城商行中,目前只有北京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此外,仍有多家银行在筹划设立科技子公司。

  从资本规模来看,在11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中,资产规模超过10亿元的有两家,分别是建信金科和金融壹账通,其中,建信金科以16亿元注册资本位居第一位,金融壹账通以12亿元紧随其后。其他银行设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注册资本规模普遍为亿元级。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主要是顺应金融科技发展的大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能够更好地对银行科技人员进行单独激励,发挥子公司优势,实行市场化薪酬以及其他激励手段,比如说股权、期权激励等,这在母公司的银行体系内是很难做到的。其次,通过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找到一个创新试验田,以此为契机,更好地推进金融科技发展,推进数字化转型。再次,在条件成熟时,通过子公司将银行母公司的科技优势、业务优势对外输出,为整个金融行业和一些非金融行业提供服务。最后,通过子公司方式为银行业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行一些探索,既能保持母公司总体运营的稳定,又能在业务管理等范围内进行改革探索,更易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风险也更为可控。

  成立子公司只是市场化第一步

  尽管各大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态度非常积极,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各家银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仍处于投入研发阶段,还没有实现盈利的子公司出现。

  “金融科技领域,流量和用户为王。”盘和林分析称,首先,在诸多互联网企业已经入局多时、跑马圈地进程已过大半的情况下,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还能否吸引到大量用户?这一点很难保证。其次,金融科技需要强大的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加持,互联网科技公司背后都有属于自己的研发团队。与之相比,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科技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能否不断跟上科技迭代和服务升级的速度,也是未来面临的挑战之一。这些依靠银行起家的金融科技公司,未来需要充分发挥深耕银行业务多年、熟悉监管合规性的优势,结合银行业务重塑银行生态,基于银行打造创新型场景化服务,重视客户体验和互联网运营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董希淼也认为,相比互联网科技公司,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存在一定劣势。其背后依托的银行业企业文化相对保守和封闭,在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大发展的氛围下,需要更加开放包容的组织和文化,允许容错和试错,这往往是银行所欠缺的。此外,银行的体制机制应该更加市场化,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就是为了跟市场接轨,在人员、薪酬、激励上应该更多参照互联网公司的一些做法。

(责任编辑:华青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