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金融23条”为民营中小微企业解忧纾困

2022年04月21日 16:51    来源: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23条政策举措,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对此,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程强表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3月以来疫情冲击导致民营中小微企业受损较大的背景下,“金融23条”包括了系统性地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措施,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精准发力、适时加力。

  稳住了民营中小微企业就是稳住了实体经济的基本盘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商务服务等为代表的服务业明显承压。3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9%,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6.4%。这些疫情受损比较严重的行业,恰恰是民营中小微企业分布比较集中的行业。

  民营中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而且在带动就业方面也贡献非常突出。今年3月份,由于民营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压力加大,就业问题已经有所凸显。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尤其是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上升相对更快,分别达到了6.3%和16.0%。如何通过一揽子政策,稳住民营中小微企业,成为今年稳增长的关键。

  提高新发放企业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

  在疫情影响下,很多民营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场景受到限制,现金流压力很大。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金融23条”专门作出了政策部署。文件提到,金融机构要推广主动授信、随借随还贷款模式,更好满足小微企业用款需求。与此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构建中长期合作关系,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充分满足民营经济合理金融需求,进一步提高新发放企业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这些政策措施,不仅取向明确,而且有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量化指标,将在充分满足民营中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基础上,有效缓解其短期现金流压力。

  近年来,一些金融主体在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时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尤其是经历了2018年民企产业债违约、2021年以来民企地产债违约两轮集中性的风险事件后,部分民企在金融市场融资难度有所加大。“金融23条”再次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贷款、债券融资政策等金融政策上一视同仁,体现了支持民营主体的坚定政策方向,也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功能

  “金融23条”提到,要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强调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政策,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并且,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自2022年起,原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继续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增加,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在全面降准之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受到疫情实质影响的金融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考核的容忍度。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有效缓解民营中小微企业分布集中行业的短期压力,有助于充分发挥出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功能,体现出了货币政策聚焦当前经济运行的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有效发力。

  能够在结构性政策上有所作为,是我国货币政策的突出优势。疫情发生以来,货币政策针对特定时期的特定问题,先后推出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支持了企业纾困、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稳供保价等相关工作。面对当前经济压力,“金融23条”将进一步发挥好结构性功能,把金融资源更加快速有效地配置到最需要的民营中小微主体,为他们解忧纾困、雪中送炭。

  民营中小微企业支持措施将早落地早见效

  真正发挥出金融服务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实际效果,不仅需要创新性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且需要一整套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需要有效调动各方金融力量形成合力。在程强看来,“金融23条”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并且作出了一揽子政策部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了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基本规则,以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文件提到,要按市场化原则,通过提供中长期贷款、降低利率、展期或续贷支持等方式,积极支持受困企业抵御疫情影响,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

  二是完善了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考核方式,以便于形成激励相容的机制合力。文件提到,要细化实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不良容忍度、尽职免责、绩效考核等要求,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加快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三是安排了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工具,以实现精准发力。文件提到,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或信用保证基金,重点为首贷、转贷、续贷等提供增信服务。

  四是提出了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辅助机制,以促进金融支持更快落地。文件提出,加强与商务、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银行提升客户获取、风险评价和管控能力,针对企业特点开发动产抵质押和信用贷款产品。与此同时,要积极主动对接征信平台有关的金融、政务、公用事业、商务等不同领域的涉企信用信息,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提高融资效率。

  程强表示,以金融23条为代表,货币政策充分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一定能帮助众多民营中小微企业尽快走出疫情不利影响,有效起到稳经济、稳市场、稳预期的作用。(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责任编辑:韩艺嘉)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金融23条”为民营中小微企业解忧纾困

2022-04-21 16:51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