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临近收官 问题券商自救读秒 债券滚动报道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债券 > 债券滚动报道 > 正文
 
综合治理临近收官 问题券商自救读秒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8月08日 08:21
肖华

    无法延续生命必定要消失。

    10∶30日益临近,历时数年的券商综合治理即将收官,问题券商开始真正面临生死时速的考验--湘财的辗转、世纪的搁浅、巨田的徘徊,无一不透露各家问题券商的急切心情——读秒的滋味并不好受。 

    2个多月,不到100天的时间,要彻底消化常年积累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要说服意向性战略投资者拿出数十亿的真金白银填满窟窿,谈何容易?

    但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的表态已相当明确,今年还会有一批券商被淘汰。这意味着如果大限之前,问题券商整改还不过关,就不仅是业务被限制。

    谁将是下一个被处置的证券公司?谁将是并购的受益者?谜底正待揭晓。

    湘财底线:缩股转型经纪券商 

      等死还是拼死自救?

    两年来,在多个重组版本被一一否决后,昔日券业“先锋”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湘财证券)已没有更多选择。

    近日,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考虑到离证监会要求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大限还有不到3个月时间,湘财证券管理层以及股东方正在做最坏打算——一旦无法及时获得外部注资,公司将实行拼死自救,以避免被行政清理。

    “原股东将根据净资本进行相应比例的缩股,公司最后将从一个综合类券商转型为经纪类券商。”该人士介绍,目前这个自救方案的具体细节还在探讨中,不过公司管理层和主要股东方已基本达成一致。

    8月3日,湘财证券一位高层与记者沟通时,证实了上述说法。不过他表示,虽然外资重组概念已经离场,但湘财证券仍在寻求一切可能的外部战略投资者。

    “只要有希望,就要去努力。毕竟,谁都不愿看到公司最终沦为一个经纪类券商。”该人士表示。

    外资概念离场


    2006年2月,随着有关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银投资)注资湘财证券的可能性被否决,包括花旗集团、汇丰银行、里昂证券等在内的诸多外资金融机构入股湘财证券的说法甚嚣尘上。

    其中,在业界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交行上市时的战略投资者汇丰银行将成为湘财证券重组的最终战略投资方,而交行将联合汇丰绝对控股重组后的湘财证券,老股东的持股比例将大幅度缩水。

    “不管是花旗还是汇丰,现在都已不可能了。”8月3日,上述湘财证券高层对记者表示,监管层早已知会公司,引入外资这条路目前不可行。

    但事实上,不管是外界还是湘财证券管理层,引入外资似乎一直是湘财完成重组的主要希望所在。

    毕竟在与外资合作方面,湘财是国内券商中走在前列的。2002年,湘财证券设立了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湘财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湘财荷银),掀起了此后基金公司中外合资的高潮。

    2003年,湘财证券更是设立了中国入世后第一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华欧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欧国际),并在公司运行7个月后实现盈利。

    采访中,中国证券业协会的一位权威人士说,湘财证券的确向管理层提出过希望借鉴瑞银重组北京证券的模式重组。

    “当时,湘财曾将引入外资重组的草案上报协会,希望得到支持。”他透露。

    但时过境迁,国内关于证券公司引入外资的质疑声音此起彼伏,在这种情况下,湘财证券只好将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希望锁定在国内。

    原股东按比例缩股

    对于国内战略投资者的寻找,湘财证券也是极度不顺。

    2006年4月29日,湘财证券公告,由于公司正在进行财务重组,公司未能及时披露2005年财务状况。

    7月20日,因为同样原因,公司表示无法及时披露2006年上半年财务状况。

    “主要是湘财证券的窟窿太大,一般的国内机构不敢碰。”8月6日,一位接近国家电网公司的人士告诉记者。

    今年6月份,市场一度传言国家电网公司将会斥资重组湘财。

    记者查阅湘财证券已披露的2004年报,其亏损接近20亿元,负债高达54亿元,其中,委托理财资金25亿元。业内人士猜测,湘财证券委托理财的金额可能高达50亿元,亏损至少在40亿元以上。

    8月3日,湘财证券的上述高层对记者坦言,如果没有战略资金的引入,即使没有10月31日的大限,公司也很难继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因此,公司管理层在与主要股东沟通后,一致通过,如果不能及时引进战略投资者,湘财原股东将根据各自在公司股本中的比例缩股,以减轻财务压力。

    “关于缩股比例将根据公司目前的净资本来考虑。”该高层告诉记者,公司内部还没有核算净资产,原因是公司管理层还希望能在未来不到3个月时间,抓住最后机会,引进战略投资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