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债券 > 债券滚动报道 > 正文
 
上证国债指数本周五连阴 紧缩预期增强引发震荡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2月09日 07:21
闫立良
    上证国债指数本周出现五连阴的走势,这在半年来还没有发生过。从市场人士反馈的信息看,他们大致认为是11月CPI快速反弹,从而引发紧缩预期增强,导演了本周的债市调整。尽管如此,部分市场人士仍旧对债市的投资前景看好。 

    11月经济数据引发担忧

    本周上证国债指数的连续下跌,市场传言是受到11月经济数据尤其是CPI可能走高猜测的影响。而从实际生活来看,粮油食品的涨价老百姓感受最明显。因此,CPI上升的判断还是有现实依据的。这也就成为引发债市调整的主要因素之一。而股市对债市资金的冲击也不容小觑。

    分析人士指出,前期回购利率疯涨到4%,债市尚且能撑得住,而目前回购利率早已恢复正常,资金面相对稳定。而债市出现大幅调整,资金转战股市应是主要原因之一,卖压的加大使债市面临空前的调整压力。

    由于下周有广深铁路等多只新股发行,发行规模也较大,此外还有铁道债三期的申购,这可能使得资金面再度趋于紧张。广深铁路是继大秦铁路8月份在A股上市后第二个上市的铁路专业公司,预计首次募集资金约100亿元,而铁道债三期的发行下周也将启动,规模达60亿元,包括10亿元10年期品种和50亿元20年期品种。

    另外一个引发债市调整的因素就是通胀压力引发的政策紧缩预期,这在心理上的影响超过了资金面的变化。央行11月5日意外宣布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目前市场正在等待即将出台的11月份信贷数据,以对央行后期的货币政策走向作进一步判断。

    国海证券债券分析师何康表示,本周市场猜测11月份的CPI同比增长可能达到2%,远高于10月份1.4%的水平。现实生活中的粮油涨价也为这一预测提供了佐证。如果猜测属实,则意味着通胀水平的反弹,通胀压力的加大将给债券市场尤其是长期债券的走势带来压力。

    除了一些市场传闻外,对于信贷可能反弹的预期,也增加了市场对于政策调控的担忧,此外,股市转好也对市场资金面带来压力,这都给市场心态带来些负面影响。央行在前期调控中显露出“预调控”的态度。由于市场预期明年可能会出现信贷的反弹,因此担心央行可能会提前出台紧缩政策来调控。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货币信贷投放过多,是今年金融运行的主要格局。今年来,央行已经采取多次紧缩政策,4月、8月、11月三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发行定向票据都未能根本改变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央行在定期报告中称,下阶段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同时注意加强各项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

    而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也表示,对冲过多的流动性是一段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因此,伴随外汇占款压力的增大,央行对冲难度的增加,市场对未来紧缩预期也逐步增强。

    市场仍中性偏好

    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余下4周时间内,又将有3326亿元的债券到期兑付,相当于每个交易日释放207亿元资金。其中,到期的央行票据量最大,达到了2230亿元。除了债券到期外,按每年年底的惯例,财政存款投放和企业结售汇量上升,也将进一步加大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这意味着,如果公开市场不加大回笼力度,则资金面将继续呈现宽松态势。

    “债市整体上中性偏好的态势不会改变”。何康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并没有因为市场的调整而改变。

    申银万国的研究员与何康的观点类似。他们认为,植根于体制性原因的巨额贸易顺差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存在,2007年贸易顺差将超过2006年,由此导致的债券市场资金过剩格局不会改变,资金仍是债券市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和最根本的支撑力量。在资金过剩的环境下,2007年债券市场面临大幅调整的风险相对较小。但2007年宏观经济总体上仍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上半年经济反弹的可能性较大,货币政策会再度收紧,CPI涨幅也将小幅上升,这会给债券市场带来一定的调整压力。

    从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形成的决议也可看出,明年债市仍会有较好的投资环境。从10、11月的数据来看,行政调控及紧缩政策的实施已经对投资增速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今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由1-6月份的31.3%回落到28.3%,其中1-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8%,比1-9月份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回落6.5个百分点。从累计增速看,前10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比前6个月回落4.5个百分点,甚至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前10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已经回落到4.4%,较上半年的22.2%已经大幅下降。

    因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明年投资增速仍有望继续下降。在此基础上,债市的发展环境也将较为宽松。
 
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