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以来,股市依然牛气冲天,QDII在放宽投资范围后,各家银行摩拳擦掌准备推出理财新品种,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正遭遇“寒冬”。
记者粗略统计后发现,4月以来上海各家银行推出的外汇理财产品多达57种,而同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却只有13种,其中绝大多数还是新股申购型或信托型理财产品,投资于央行票据等品种的传统人民币理财产品只有一款。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传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销售量缩减了1/3左右。”一银行人士表示,目前的宏观背景直接影响了此类产品的收益吸引力。
记者了解,央行票据、国债、金融债是传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主要投向,银行从市场上买入央行票据、国债等品种,锁定收益,建立资金池,再向市民发行。
记者了解,4月里惟一发行的一款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仅有2。52%。在股市火爆时期,它不仅远远低于同期打新股产品动辄可达10%以上的预期收益,在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再度加息的背景下,此收益相比同期储蓄,吸引力也不足。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11。1%的GDP增速比高于之前预期,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而二季度央票到期释放资金量将高达9120亿元,货币市场的资金量非常充裕。
“‘钱不值钱’直接导致了银行目前从市场上能拿到的利率不高,也很难配置出高收益的传统人民币理财产品。”深发展理财师表示,通过上周债市的调整,目前3年品种收益提高到2。9%,虽然与年初相比升幅达到了60多个基点,但仍维持在3%以下。同时,连续四周攀升的一年期央行票据发行收益率也在上周收住了上涨的步伐,被定格在2。9760%,这更会长期影响货币市场中央行票据、金融债等其他品种的利率水平。
对此,有银行人士分析,按照目前情况,整个货币市场的收益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人民币理财市场收益率也难以提高。如果此现象一年、半年内没有改变,传统人民币理财产品推新的可能性比较渺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