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外汇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人民币日益坚挺 商务部"允许"人民币今年升值4%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1月16日 07:48
张明扬
    “人民币被低估了.....到07年底以前,累计升值幅度可能达到9%-10%”,在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昨日表示要“把减少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之时,商务部网站“配合”发布了一份报告,一改此前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的暧昧态度,明确指出了以“年升值4%-5%”应对顺差过大的政策思路。

    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与出口业绩息息相关的商务部此前正是人民币升值上最大的“保守力量”,如果连商务部都“松口”了,那么几乎是已为今年人民币加速升值定下了最后的基调。

    央行昨天也宣布,到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昨天表示,薄熙来今年能够做的并不多,中国贸易顺差的高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外汇储备高企,“到2009年之前才可能有所改观”。

    商务部“竟然”表态升值

    “要把减少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落实”,当天,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贸易顺差过大既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对外经贸合作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减少顺差的重要性,努力减少贸易顺差。

    “商务部终于发布出‘配合性’的表态了”,一位商务部内部人士昨天向早报记者指出,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商务部昨天在网站上发出的一份报告给出了一个最不应该由商务部口中说出的答案:人民币升值。这份名为《外经贸发展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挑战》的报告指出,人民币适度升值从长远看有利于外经贸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适度升值正是应对顺差过大作出的调整。

    “一个渐进的、平衡了各方利益的升值幅度,就是适度升值”,报告指出。在市场看来,在人民币升值的“各方利益”上,一直以促进出口增长为己任的商务部正是那个最大的“保守力量”,可以说,商务部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人民币汇改以来的升值速度。

    甚至暗示升值幅度

    “就人民币升值而言,各部门反映意见的时期过去了,现在是落实最高领导层决策的时候了”,一位商务部内部人士昨天向早报记者指出。

    引起市场高度关注的是,商务部的报告中甚至对今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作出了暗示。报告指出,“到2007年底以前,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有可能达到9%-10%”,而由于2007年前人民币升值幅度在5%左右,市场也由此推导出今年商务部将“允许”人民币升值4%-5%。

    根据商务部此前一贯的表态,年升值3%已是商务部的“容忍上限”,而当前为了“头等大事”,商务部在报告中已抛出了4%-5%这一进了一大步的“新思维”,

    “从这份报告看,商务部对升值的态度比去年已经开放了很多”,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向早报记者指出。他认为,如果这份报告能够代表商务部的普遍意见,那么人民币今年加速升值的态势将再无悬念,“反对方都松口了”。

    薄熙来的“头等大事”言论和“4%-5%”的报告同日很可能不是偶然。据商务部内部人士透露,该份报告早在2个月前便已在内部刊物刊登出来,昨天的突然公开发表很可能是为了配合薄熙来的讲话,作为一个信号表明商务部愿意以人民币升值来减少贸易顺差的态度。

    坦言人民币被低估了

    让王志浩觉得别有意味的是,商务部在该份报告中竟然用了一个非常“不官方”的说法”:人民币被低估了。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人民币被低估这一说法大多是出于美国政府或海外投行口中,中国官方几乎从未在官方场合采用这一说法。

    但该份报告却指出,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低估,这一点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不仅授人以柄,引起越来越多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而且也影响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如果不进行适度升值,从长期看,一是会强化要素价格的扭曲,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向集约型增长升级;二是使得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国民福利流失;三是中央银行对资金流动性的调控能力将不断减弱;四是热钱必然会以各种形式流入,在我国房市、股市等领域兴风作浪,投机获利。

    报告甚至提出了“假定人民币被低估15%”这一说法,但认为无论客观和主观上,都不可能允许汇率一夜之间就完成这么大的调整,“美元在2000年以前就被认为高估10%-40%,可它的调整直至今天还没有完成”。

    王志浩表示,最近半年以来,中国官员在私下场合谈论“人民币被低估”开始多了起来,但也仅是口头说说。他认为,商务部此前一直对人民币升值而带来的出口大幅放缓心存警惕,因此一直持批评态度,但如今发现出口增长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仍是高居不下,再加上中央高层的态度,商务部逐步改变态度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更为重要的是,这也表明商务部与央行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逐步达成一致,央行此前的态度正是人民币年升值幅度应控制在5%之内。

    但商务部也明确反对了“升值过快过猛”的倾向。报告称,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和幅度过大,将造成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回落或下降。

    新闻分析

    人民币与港元“汇率倒挂”将带来哪些经济变化

    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5日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消息,人民币对港元汇率中间价首破1:1,1港元对人民币0.99945元。这意味着,人民币首度升越港元。

    在香港工作过的刘先生手中还存有10万港元,相对两年前,对人民币已经贬值6%。“如果现在兑换,则合计损失了6000多元人民币。”他心疼地说。

    外汇专家分析,由于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仍存一定升值预期,今后人民币贵于港元有望成为常态。目前,香港和内地业务息息相关,人民币贵过港元将对内地和香港之间的贸易及老百姓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民币对港元汇率连续走高,主要原因是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高影响。目前香港实施的是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1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再度创出新高:1美元对人民币7.7938元。按此计算,相比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5.83%,人民币对港元升值幅度超过6%。

    人民币贵于港元,首先对内地和香港之间的贸易往来产生影响。据统计,在2006年前三季度香港对内地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约近50%。如今人民币升值,意味着香港进口内地的商品价格有所上升;但对内地企业来说,以前香港相对较贵的高端技术和服务也会变得更有吸引力。

    “这种新形势下,更有利于加深内地和香港之间的合作。”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先前香港的东西太贵了,因而合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如今,香港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内地经济的优势。”

    张燕生认为,内地企业可更好地利用香港高端技术和服务,会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内地出口到香港的猪肉、鱼等货品,在目前条件下,并不会给香港百姓生活产生太大影响。

    不过,人民币贵于港元,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前店后厂”式(加工在内地、销售在香港)香港企业的成本。但专家认为,因为内地具备劳动力充裕等优势因素,这些企业一般不会改变他们的经营模式。

    人民币贵于港元,会进一步刺激内地游客到香港旅游。以银行牌价计算:过去花1000元人民币才能换940港元,而现在人民币略超港元了。一些旅行社工作人员听到人民币与港元“汇率倒挂”的消息,均认为这对香港游是个利好消息,组团到香港更有便利条件了。“内地赴港多为购物游,如今人民币值钱了,游客可多买东西更实惠,香港商店也更愿意收人民币了。”中青旅出境部副总经理韩葵说。

    人民币日益坚挺,珠三角部分商家拒收港币

    据新华社电人民币的日益坚挺使港币在珠三角地区的地位遭到挑战。广州、深圳等地的旅游、购物市场作出了迅速反应:部分商家开始拒收港币,赴港旅游及消费看旺,一些手中持有港币的内地人纷纷改持人民币等。

    记者在港人消费较多的深圳多个商业区采访发现,部分商家出现拒收港币的情况。绝大多数知名品牌店、百货商场仍然接收港币,拒收港币的多为个体商铺。在东门商圈,记者一路走访了十多家卖中低档服装、食品的沿街小商铺,他们均表示不收港币。一位快餐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人民币比港币值钱,收取港币越多,我们亏损越多。我们是小本经营,负担不起这些损失。”

    因赴香港商务和消费的机会较多,广东人大多有收藏储存港币的习惯,而人民币的持续坚挺使他们开始纷纷改持人民币。王小姐两年前去香港游玩购物,尚余万元港币留待再次赴港使用。可是没有想到,不到两年时间,手中港币缩水将近一成。王小姐喊亏,极力向周边准备赴港的朋友兑换成人民币。
 
来源:东方早报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搜索: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