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外汇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人民币升值与中国人的财富视界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3月14日 10:21
谭军嵩
    人民币升值的直观感受:赴港旅游

    人民币升值是一年多来的热门话题,从会议论坛到街头巷尾,从高官学者到普通百姓,人们或严肃研讨或津津乐道,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其实在人民币实行汇改的这一年多来,除了媒体在不断报道最新消息外,普通的老百姓对每天的"突破"似乎并没有很明显的切身感受。

    真正让大家对升值有了些切身的体会,是在最近。由于港币与美元硬性挂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就意味着对港币也升值,这样,内地游客再去香港旅游,不仅旅行社的报价降低了,而且吃住玩尤其是购物,都相对的便宜了。香港是"购物天堂",春节又是旅游旺季,相信这个黄金周已有不少的老百姓切身体会到人民币升值的好处。

    人民币升值对国计和民生的各种利与弊,相关的分析已经很多了,我也就不多谈。其实,个人感觉这样的问题以前政府很低调的,这次堂堂正正地大谈特谈,我想很好地体现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彰显出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在刚刚结束的"G7"(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应邀列席)会议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再次发表声明,联合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将是国际金融博弈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融入世界:从商品级到金融级

    中国的发展之路一直伴随着近30年来对外开放的进程,从与世界对抗到渐渐融入世界,"接轨"这个名词被越来越多的人耳熟能详。但是,我们之前所习惯的融入,是商品层面的,人人都知道中国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大市场。现在,我们需要明白,我们要和世界进行金融层面的融合。金融是经济体系的血脉,渐渐融入世界金融体系,让中国的经济元素更全面更透彻地参与世界经济循环,在更多的经济领域和贸易体系中发挥力量施加影响,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地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休戚与共。这是中国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

    习惯不确定性、直面金融危机

    多年来,我们习惯了人民币的一成不变,不变的好处是,确定、安稳、踏实。1997年疯狂肆虐的金融危机也没有让老百姓们有多大恐慌,有政府承诺、有不变的联系汇率,任你世界金融市场多么动荡,我们的国计民生还很安稳。现在,不一样了。循序渐进的浮动汇率改革最终会使人民币成为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人民币也会像现在的美元、英镑、日元一样,每天被大宗的交易,汇率不断地波动。

    把眼光从人民币移到更多的外汇币种上,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相对于人民币"规规矩矩"的升值,许多货币之间的波动真是"骇人"。在2007年1月8日到23日这15天时间里,英镑兑日元从228.04上升到了241.47,大涨了1343点,升幅达到了6%!这样的"升值"也是我们终究将要遭遇和适应的"不确定性"。

    今天,我们在慢慢适应升值,换个角度考虑,也许有一天我们又要面对人民币的贬值,有涨就有跌,不是吗?看看日元在日本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对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币值变化,我们一定会不由得感叹,货币间的峰回路转起起伏伏竟是如此地波澜壮阔震撼人心。人民币的未来,又会是怎样一首百转千回扣人心弦的壮丽乐曲呢?

    是的,我们必须学习和习惯这些,习惯自己的资产每天的价值都在发生变化,习惯在人民币升值时要求老板不要发给自己美元,习惯去香港购物时不用再换港币,习惯将自己的资产灵活地在各种货币间进行转换,习惯国际资本市场对人民币的炒作,习惯金融寡头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攻击,习惯金融危机乃至金融战争……我们必须习惯生活在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全球金融世界里,并且勇敢的面对和接受这些。因为,在下次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我们必定深陷漩涡,动荡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学会如何在漩涡中正确的生存。

    更新理财观念、更多的理财方式

    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并不需要站在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口浪尖上。我们需要做的是打开自己的财富视界,用全球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手中的人民币以及如何理财与投资。我们只是刚刚开始接触一些所谓的本、外币理财,甚至基金都是我们接触没多久的新鲜事物,我们所不了解和不知道的还太多太多。

    许多以前我们只是听说过的先进、科学的理财组合理念,将会越来越多地影响我们的财富与生活。中国的后发优势使得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用很长时间走的路,但是,前提是我们要有开放的头脑和全球化的视角,我们的思想也要在更短的时间里吸收和理解更多的内容、更快地完成不断的吐故纳新。

    人民币升不升值、升多少,只是外在的表现,其深层的意义是我们在金融方面要逐步加入"国际大循环"。投资者要把眼光放得更远、更广阔,外汇保证金、商品期货、CFDs(股票差价合约)、期权等等全新的理财方式会更快更猛烈地来到我们身边,冲击我们固有的理财投资思维模式。

    选择专业理财媒体和机构

    为了抓住这些历史性的创富机遇和理财机会,广大投资者一定要建立与专业理财顾问打交道的意识。一个人的视角再宽,也只有160度,与专业的理财顾问合作,多几双眼睛,就拥有了360度的"环球"视角。投资市场的外部理财信息越来越趋于多样性和复杂性,个人理财业务活动的专业度也越来越高。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无法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理财和投资活动中来,在完成意识的转变、树立了全球财富视角之后,也许更多的是需要倾听来自专业理财媒体的指导,和投资机构的专业理财顾问紧密合作,才能获得更理想的回报。

    打开我们的财富视界,就能拥有财富的未来。
 
来源:中财网
数据载入中...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数据载入中...
搜索: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