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 外汇 > 外汇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国际社会对金融危机的反应牵动外汇走势

2008年10月13日 11:00   来源:外汇通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就应对金融危机而发表的公告未能安抚全球投资者的紧张情绪,那么针对美元和日圆的避险买盘近期可能还会继续。

    尽管由主要工业国家组成的七大工业国(Group of Seven,简称G7)和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20国集团(Group of 20,简称G20)周末发表公报,就携手应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发表严正承诺,但预计这些承诺可能不会恢复金融市场信心,因为投资者希望看到有关方面立即采取切实行动,而非泛泛的承诺。

    外汇策略师们警告称,上述公告可能会令金融市场感到失望,给股票?公司债和新兴市场资产等风险性资产带来下行压力,除非有关方面随后推出一些近期的详细计划。外汇市场上挥之不去的避险情绪可能会促使投资者买进美元,抛出欧元?英镑?澳元?新西兰元以及新兴经济体货币在内的其它货币。

    随着投资者纷纷解除融资套利交易头寸,日圆兑美元和其它货币或将继续走强。从日本家庭主妇到全球对冲基金,投资者们利用日圆0.5%的超低利率借入日圆?买入高收益率资产。

    不过,随着避险情绪升温,投资者买回日圆以解除融资套利交易,进而促进了日圆需求。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驻伦敦的全球外汇研究部门负责人任永力(Stephen Jen)表示,他对G7和G20公报能否安抚市场持怀疑态度。他并不认为言论会像行动一样有效,特别是考虑到近期的非常举措也未能在近期建立起市场价格底部。

    他说,未来美元会继续走强。

    欧元上周五触及1.3258美元的16个月低点,而7月份时欧元一度创出1.60美元的历史高点纪录。英镑上周五跌至1.6795美元的5年低点,7月份英镑一度突破2美元。

    电子交易系统显示,纽约汇市上周五,欧元报1.3408美元,周四尾盘报1.3613美元;美元报100.70日圆,周四报99.57日圆。欧元报135.20日圆,周四报135.46日圆;英镑报1.7056美元,周四报1.7082美元;美元报1.1394瑞士法郎,周四报1.1306瑞士法郎。

    其它因素可能也会影响到本周外汇市场的走势。油价结束下跌趋势可能会抑制美元上涨,因为投资者将再次利用手中的美元建立原油头寸。原油上周五跌至每桶约77美元,部分分析师们称,油价下跌趋势可能已经结束。

    有鉴于此,分析师们称,本周欧元或在1.30-1.36美元之间波动;美元将在96-103日圆之间波动。

    随着上个月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化,作为一种储备货币,美元兑欧元得以从7月份创下的历史低点中反弹。海外投资者纷纷买入美元避险,而美国投资者则降低在海外的投资,将资金汇回美国,这也增加了美元需求。

    在G7会议期间,信贷紧张引起了市场的全面关注,与之前的会议公报不同,本次G7会议公报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外汇市场的段落。

    摩根大通(JPMorgan)驻东京的外汇策略师Tohru Sasaki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在全球去杠杆化的过程中,日圆成为最强劲的货币。

    他说,尽管并不预计日本投资者会将海外投资汇回至国内,但是只是对对冲策略进行轻微调整,或者从日本流出的资本规模下降都会轻而易举地推动美元近期下探95日圆水平。

    不过,他补充称,即使在这样的水平下,日本政府近期也不大可能入市干预。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合作专栏】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