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在股票牛市中层出不穷本不为奇事,但是一些复杂的现象和敏感的数据还是使外界产生怀疑。在新基金发行前、在最需要某只老基金业绩支持的时候,该基金业绩突飞猛进,是一种机缘的巧合还是刻意为之?
新发前老基金业绩突然飙升
个别基金在所属基金公司新基金产品发行前一刻业绩突然启动,成为市场关注的明星基金,之后,该基金的业绩被重点宣扬,这在2006年正成为一种“现象”。
例如甲基金,在此前几年里业绩一直不温不火,正当市场逐渐将其遗忘的时候,该基金在公司新产品发行前业绩突然飙升。在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基金排名都靠后,但在新产品发行的一个季度净值上升50%,是一季度的近10倍,基金的排名在发行前后突然飙升到所有基金的前列,重仓品种成为市场关心的热点品种。此后,基金公司新产品发行一片看好。
比如乙基金,也是在市场沉寂多年不见起色,然而在基金公司新基金发行前最需要的时刻,它“挺身而出”,二季度,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突然提升位居业内前列。从季度报告中看,本为中低风险的基金大量介入了重组股,小盘股,而其中重仓的个别重组股在二季度股价增长惊人。自然,在新基金发行时,乙基金的业绩被重点宣扬。
再如丙基金,几年来就是其所属基金公司的宣传重点,而在新基金发行前它果然“再度发力”,业绩和规模增长“双丰收”。再看看它的仓位组合,明显与该基金公司其他基金仓位配置不同,股票集中度高出不少。
操作模式引发质疑
新发前,明星基金层出不穷,业内的质疑声音也在悄然兴起,有关疑问直指基金公司为了提高新基金发行规模,在发行前突然做高“明星基金”业绩,做高短期排名,吸引大众关注,进而最大规模地提高新基金募集规模。
此类怀疑进一步触及明星基金体制下的又一问题,即同一管理平台下的“利益输送”现象。业内认为,此类“利益输送”现象不排除在个别基金公司存在,那就是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同时管理着很多只基金,如果资源平均分配反而引不起市场注意,成本也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基金公司便把资源倾斜到旗下的个别基金,打造所谓的明星基金,尽力把明星基金业绩做高。在新基金发行时,重点宣传明星基金却不提及其他业绩差的基金,刺激投资者购买旗下的基金,赚取更多的基金管理费。
举例来说,某基金公司旗下的某明星基金,自成立以来便是基金公司的重点,没几年业绩就已经翻倍;而同是该公司管理的其他开放式基金,业绩却起码相差50%左右,封闭式基金业绩更差,例如同是该基金公司管理下的某封闭式基金,运作多年到去年底还是亏损的。
而为了做高特定基金排名,个别基金公司采用了交叉持股的方式。例如某明星基金在今年二季度大幅度换股,而事后的信息披露显示,该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也同时介入明星基金重仓股,这种集体介入短期内使得重仓股价格急剧飙升。在这种模式下,明星基金的短期业绩是上去了,但基金公司旗下的其他基金为短期内股价提升的泡沫,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还有的模式是集中持股,例如基金公司与基金公司之间进行合作,基金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合作,多家基金集中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有的基金公司之间持股集中度高度雷同,如此这般的操作也有相当部分仓位给了旗下的明星基金。
不要以短期排名赌市场
基金公司“明星基金”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盘子小,基本都在10亿左右或者10亿以下。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选择盘小的基金做“明星基金”,最大的好处就是成本低,假设5亿的基金做50%的业绩需要2.5亿利润,50亿的基金就需要25亿的利润,操作难度不可同日而语了。
根据记者了解,基金公司打造“明星基金”,也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现在基金公司数量越来越多,投资人品牌忠诚度又不够,谁的短期业绩好就愿意买谁的基金。在这种背景下基金公司更愿意对投资者强化“在短期内获得最大回报”的绝对收益思想,以短期业绩大幅提升的“明星基金”为推介蓝本也就应运而生。
不过,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这种过于短期的操作模式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如果脱离了价值投资,迷恋于与上市公司谈业绩合作题材合作,迷恋于短期内拉高市值,迷恋于打造明星基金,这样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对行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通观中国基金业的发展史,过去几年也曾有过风光无限的“明星基金”,它们都曾有过业绩突发增长的历史,但几年后它们都沉寂了,现在的“明星基金”模式是否仍将重复过去的老路?
而在另外一个层面,“明星基金”的打造,是否是对其他“非明星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侵害?中国基金法一再要求基金要同等公平对待所有持有人,对明星基金人为的倾斜显然损害了其他持有人的正当利益,这已不是一个合理与否的问题,而应上升到触及法律的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