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基金 > 首页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何人掀起基金狂潮 基金为啥突然间成了抢手货?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2月14日 19:08
连建明 许超声

    在这个冬天,基金行业盼望了5年的春天,说来就来了。投资者对基金的巨大热情,甚至到了疯狂的程度。

    基金发行的纪录一再被打破。先是华夏优势增长基金发行两天赶紧宣告提前结束,募集了141亿元。接着,工银瑞信稳健成长基金两天发行122亿元。最疯狂的是12月7日,嘉实策略增长基金发行,创下只发行一天的最短时间纪录。这天,全国许多银行门前,购买的人排队抢购,结果这只基金竟卖出了400亿元左右。

    要知道,自2001年出现第一只开放式基金以来,单只基金的发行量能超过百亿,就算一个天文数字了;而现在,居然上了400亿元的台阶!

    一年前基金业还非常低迷,就在今年初,虽然股市已经上涨,但基金还不断遭遇赎回。为什么突然之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

 

    相关链接: 基金怎么就这么"牛"呢

    让专家帮自己“打工”

    这一切缘于投资者认识上的变化。

    沪深股市16年的历史中,中小投资者一直占据多数,但总体投资成绩并不乐观,前几年的熊市更使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就是今年大牛市,一些投资者的成绩也不理想,所谓“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抱怨经常能听到。

    相比之下,今年基金炒股的成绩非常突出。到上周末,上证指数在今年已上涨了80.32%,但一些中小投资者并没有获得平均80%的收益,而基金则基本上跑赢了大盘:据统计,到上周末,开放式基金中的股票型基金今年平均收益率超过90%;混合型偏股型基金,今年平均收益率超过85%,其中,约30只基金今年收益率翻番,28只基金的累计净值超过2元。即使是今年新发行的基金,也有不错的表现,一些基金在短短几个月内,净值增长率已经超过20%。

    将自己的炒股成绩与基金的炒股成绩比较后,一些投资者选择了专家理财。

 

    相关链接: "股市热"引爆"基金热"

    一位名叫莫锡众的投资者说:过去我总觉得,把钱给基金,他们也是买股票,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去买股票。就像你是零售商,你要进货,直接去厂家拿货就是了,干吗要去批发商那里拿啊?现在想想,这种观点真是幼稚。假如生病了,你会怎么做呢?我想大部分人都会上医院找医生,为什么呢,因为医生是专业看病的。看起来炒股票也是这个道理,一个非财务金融专业背景的人,再怎么用功,也比不上基金经理人的专业训练;况且投资资讯从总体经济、产业分析、个别公司分析乃至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都需要靠团队分工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让专家帮自己“打工”,应该是比较放心的。

    莫锡众买的两只基金,一只半年涨了16%,另一只一年涨了25%。他说:如果由我自己操作,恐怕是无法做到的。

    散户买基金是上策

    从国际上成熟股市的经验来看,散户买基金是必由之路。在美国等国家的股市,散户自己买股票直接投资股市是非常少的,大部分人都是通过买基金的方式间接投资股市。

    在中国,基金的历史非常短,封闭式基金有8年历史,开放式基金只有5年的历史。基金一直受到管理层的支持和鼓励,最典型的体现在税收优惠上,投资者买卖股票的交易中,需要支付千分之一的印花税,但买卖封闭式基金不需要支付印花税;投资者买的股票遇到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所得红利要缴纳10%的个人所得税,比如,每10股分1元红利,投资者实际所得为0.9元;但投资者买的基金,无论开放式还是封闭式,所分红利暂时免税,就是说投资者可以全额拿到基金公司分配的红利。

    这种鼓励和支持,并没有立即换来广大散户对基金的真正认可,基金业一度十分艰难。2001年夏天,中国首个开放式基金公开发行时,曾经也出现过排队争购的情景,但随着沪深股市慢慢步入5年熊市,刚刚起步的基金业遇到极大困难,发行陷入低谷,卖出的基金也遭遇大量赎回,去年甚至有人预言,今年将是基金的倒闭年。

    然而,绝地逢生,今年基金显示了专家理财的素质,创造了一个个热点板块,创造了一个个大牛股,使得基金的净值大幅上升,终于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基金发行出现“井喷”,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多个基金的发行量过了百亿大关,新基金发行规模超过3500亿元,远远高于历史上的任何一年。

    一方面是一些股民转为“基民”,另一方面,今年股市的火爆惹得场外资金坐不住了,很多人想到股市里分杯羹,但是,对于不了解股市的人来说,要在近1400只股票里挑选一匹“黑马”谈何容易,买基金成为首选,“基民”的队伍急剧扩大。

 

    相关链接: 基金为何会如此热门

 

    友情提示:

 

    提示:投资基金应谨防风险 

 

    证监会警示基金风险

 
来源:新民晚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