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式基金周评:债券型基金净值损失偏多
|
|
|
一、债券――债券型基金
前周我们特别关注了债券型基金,上周债券型基金的绩效表现继续有可说的地方,即在股市、债市全面下跌的基础市场行情大背景之下,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周净值损失幅度达到了0.61%,这样的幅度,相对于基础市场行情的实际下跌幅度来说,已经是比较大的了。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股票投资。由于很多债券型基金持有大量认购到的新股,这些股票在调整市道里的下跌,在不同程度上拖累了这类基金的绩效表现。
笔者近期之所以特别关注债券型基金,除了债券型基金的绩效表现较为特殊以外,还与债券型基金近期得到很多咨询机构的推荐有关,因为大家在股票市场行情风险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提出了通过持有债券型基金来规避股票市场风险的建议。但是,从现在的绩效情况来看,多数债券型基金由于持有一定数量的新股票,风险已经被放大了许多。因此,市场各方对于这类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二、货币市场基金A级
谁是真正能够帮助广大投资者规避股票市场风险的基金类别呢?货币市场基金。它不仅与股票市场绝缘,而且还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一定数量的收益。截止上周末,货币市场基金是唯一一个周净值增长率为正值的基金类别,平均周净值增长率为0.0403%,华宝兴业现金宝、大成货币、招商现金增值等基金的收益领先,其中前者的七日年化收益率高于加息后新业绩比较基准(3.6765%)。未来,如果投资者认为股票市场的风险过大,应该以货币市场基金作为重要的备选对象。
二、股票――股票型基金
股票――股票型基金上周的平均周净值损失幅度为2.00%,4只基金的净值增长,101只基金的净值折损,有13只基金的净值损失幅度超过了3%,更有1只基金的净值损失幅度高于4%。4只净值小幅度上升的基金是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万家公用、富国天益、金鹰中小盘。未来如果基础市场行情进入调整周期,股票型基金的风险将会较大,因为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股票型基金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至少持有60%的股票。在当前的基础市场行情背景之下,由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之间的业绩净值很激烈,很多公司、很多人都不敢过多地降低股票投资仓位,多数基金是将仓位维持在80%左右的水平,这就更加会增大股票型基金的风险。
三、股票――指数型基金
股票――指数型基金上周的平均周净值损失幅度是1.64%,在调整的市道当中低于具有主动投资风格的股票型基金。具体来看,各个指数型基金的净值折损情况差距较大,既有华夏中小板ETF、友邦华泰红利ETF的周净值损失幅度小于1%,也有另外4只基金的周净值损失幅度高于2%,后者主要是跟踪大盘蓝筹类股票的指数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之所以此次能够周净值损失幅度低于具有主动投资风格的股票型基金,可能正是得益于其自身的被动型投资风格与策略,即持有的大盘蓝筹股票数量有限。
四、混合――偏股型基金
混合――偏股型基金上周的平均周净值损失幅度为1.98%,全体基金的净值折损,损失幅度与股票型基金相当,总体绩效表现情况不好。东方精选、泰信先行策略、益民红利等7只基金的周净值损失幅度小于1%,另有4只基金的周净值损失幅度高于3%,其中还有一只基金的周净值损失幅度高于4%,是上周全市场净值损失幅度最高的基金。近期,在基础市场行情不断走上新高,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求日渐增大的时候,不少咨询机构推荐了偏股型基金。其实,此类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与股票型基金相差不多,风险/收益特征较为接近,不适合作为股票型基金的替代品。
五、混合――平衡型基金
混合――平衡型基金上周的平均净值损失幅度为2.04%,是上周平均净值损失最多的一个基金类别,全体基金的净值折损,过半数基金的周净值损失幅度高于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在于此种类型基金下的多数基金出于安全的考虑,在大盘蓝筹类股票上有较多的配置,而当遇到大规模蓝筹泡沫的时候,这种策略有的时候也会让基金较为受伤。但无论如何,平衡型基金还是有着其自身较为鲜明之风险/收益特征的。
|
来源:
和讯 |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
|
|
|
|
|
热点新闻 |
|
|
|
|
|
|
财富世界 |
|
|
|
|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315、808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