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疯狂投资港股 会接"最后一棒"吗?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基金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QDII疯狂投资港股 会接"最后一棒"吗?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11日 07:22
    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比较,目前A与H股的巨大价差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将存在,QDII"狙击"港股,我们有理由相信应该不是接"最后一棒"。

    中国基金业走出去请进来的进程在逐渐加快,QDII百花齐放,银行系QDII打开国门,基金QDII一日售謦,2007年我们见证了QDII的火暴程度。目前,香港和美国的股市都处于阶段性高点阶段,世界银行,包括一些有名的经济学家都对世界未来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发展预期变得比以前悲观,认为接下来的经济发展,股市振荡会加大,风险会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大量启动QDII向海外投资,会不会接了一个"烫手山芋"?

    避开雷区寻找全球经济阳光灿烂的区域

    日前,我们经历了港股直通车的"风波",先通再缓,基金QDII被"港股直通车"迷局所困。尤其美国股市再度遭遇次贷风波冲击,港股的震荡更加激烈。QDII是否有"出行安全"的把握?

    荷兰银行董事、中国区主管蒋纪康说:"QDII产品在2007年火暴的时候,一天能卖一千亿,后面还是以香港股票为主的类型产品,等于风险几乎都压在股票上面,市场以香港为主,相对来说比较单一。香港有本土的企业,也有很大一波是中国内地的红筹股、H股,等于是国内的QDII买了中国内地一些高速发展企业的前景,相反从风险上来说,单一市场,风险是比较高一点的。怎么去平衡风险,要看经理人和已经发行的基金他们一开始定好的框架和策略能不能改变,我相信基金定好的框架不能改变,比如只能投红筹股或H股票,是已经定好的,至于怎么减低风险,都是交给基金经理人控制,将来QDII的产品未来会开展哪些业务,我觉得框架可以定得更宽一点,或者不同的资产类别。从大方向来说,股票有机会,但也不要忘记一些农产品也是未来一两年的大方向,抵抗高通货膨胀,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银华基金境外投资部总监郑旭表示:"首先是美国和香港的经济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高点,QDII从热捧到目前的遇冷,我们觉得并不能说明QDII产品的前景不乐观,实际上它对于中国基金的创新产品,投资者会有一个从不太熟悉,到了解,到认识,一直到今后越来越理解的过程。从热捧到遇冷,我们想也是投资者相对理性了,另外也是受到境外投资市场波动的影响,大家开始趋于理性,我们认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对整个QDII行业的发展应该是更积极的。从经济的角度上来说,美国和香港的经济到了阶段性高点,但美国的经济和香港的经济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经济基础基本面是不一样的,从美国来讲,它的经济已经历经了十几年的繁荣,它的信贷增长,包括劳动力成本,其他的要素,都已经到了一个周期性的顶点,尤其在2007年,所以大家对美国经济不乐观,也是从这方面预测的。"

    郑旭认为:但香港的经济是不一样的,香港的经济根植于大陆,香港的经济应该仍然能在08年持续受到大陆经济的影响,对大陆经济有一个共识,虽然2008年的增长适度会有一些减缓,但整个基本面还是非常不错的,所以,香港的经济状况,不像美国那么不乐观,为什么很多QDII都选择去香港投资,也是有这方面的因素。从香港股票的估值和未来的盈利预测来说,可能它的估值稍微比美国的市场高一些,但它将来的盈利回报从长远看也可能会高一些,总得来说我们是觉得在2008年美国的经济可能向下的趋势会大一些,但香港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以后,很有可能反弹,回到原来比较健康积极的轨道上。从这个角度来说,投资和收益的配比,银华基金公司目前也在积极准备我们首只QDII产品,我们之前已经拿到了QDII的资格,对我们来说,2008年我们的投资策略,或者说我们需要去平衡的,可能更多是全球区域之间的自然配置,当然我们认为整个全球经济有的区域好,有些区域稍差一点,我们就会去寻找比较好的投资区域,争取获得相对来说稳定的、增长的收益。"

    从基本面看,我们认为香港经济状况并不会被阴霾所困,内地QDII投资港股如果策略正确应不会成为"解放军"。

    QDII"狙击"港股会成"解放军"吗?

    在内地QDII入港之前,香港市场上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国际资金。据联交所公布的2006年10月数据显示,(这是目前所能找到离现在最近的公开统计数据)香港市场资金有5%来自香港上市公司自身,53%是本地投资者(其中27%属于本地机构,26%是个人),此外的42%是国际投资者,(其中3%是海外个人,39%是海外机构。)而在国际投资者中,70%左右资金来自美国、欧洲等地,只有5%资金来自内地。相信短期内这种状况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易方达价值成长基金经理潘峰说:"从QDII角度来讲,无论是从政府监管层还是从目前参与QDII的大公司,也包括我们易方达在内,都是从战略高度看这个产品的,什么是战略高度呢?不注重一时得失,注重整体的,资产的长期有效配置,从这种角度来看,走出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现在中国的金融资产已经达到了80多万亿,应该说在过去几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享受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经济成果,在资本市场通过这几年获得了收益。如果将来有一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减速了,那我们怎么办?我想必须要通过资产全球化的配置来回避,这里面有两个事情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第一个是在美国发生次债危机之后,创造了1993年以来最低的开局,但是这个情况下巴菲特的资产是上升的,因为他的资产进行了全球配置。在英国发生经济低谷的时候,投资者必须通过资产配置来回避和有效抵御这个风险。第二是中国钢铁和海外铁矿石的谈判问题,假如我们QDII已经持有了海外一部分的股票或者创业资产,对我们整个经济谈判能力是一个好的弥补。所以,我们不要注重QDII走出去一时的得失,而要注重长期风险回避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看走出去是必然的,关键是怎么走?怎么才能把QDII产品做好,而不是充当别人的"解放军"。中国的股市实在太好了,基金收益率很高,有一句话叫做"死了都不卖,不翻倍不痛快",投资率回报要是达不到100%以上都不算涨,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基金持有人有这种要求,我们的QDII投资会不会受到基金持有人的压力,导致基金投资策略变得越来越激进?因为最近我们注意到有很多QDII产品都由保守型转为激进型,这会不会成为未来一个比较大的风险呢?

    蒋纪康说:"其实我个人觉得对于职业经理人和QDII产品发行的机构来说承担非常大的压力,因为你开发一些产品,每年能达到10%到20%的收益就是非常好了,但是这些产品不受欢迎,不要说一千亿了,可能一两个亿都卖不动,对那些基金经理人来说确实是很大的压力,从这点来说,我觉得需要不断地教育国内投资者,让他们认识海外投资是给他们一个渠道,基金并不是炒的,是一个中长期理财配置的方式。"

    东北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关于QDII由相对保守转向激进,QDII的基金经理,尤其是过去银行境外的投资产品都做得比较保守,现在基金经理对国内A股了解得比较多,对国外的了解程度需要不断加强。从A股来看,基金基本掌握了中国A股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主力,我们可以看中国石油,它的发行价到刚上市最高的48元多,后来回落到21元多,最后把好多散户套牢了,如果中国基金放弃对市场的话语权,那这只股票就是有市场定价,如果基金捡起来了话语权,那这只股票就会走得比较强势。现在,港股的话语权、定价权在谁手里?随着QDII的不断壮大,决定了它是走激进还是保守。光靠目前QDII的队伍和规模来看还是比较难,另外港股是和国际基金共同的作用,我们不但要去做股票,还要和国外的大基金博弈,就QDII目前的压力来看,也不得不采取从保守转向激进的策略,但我认为随着中国基金经理对国际金融的了解,在选择性更高的情况下,可能这种状况会有所改变。但从目前来看,从保守走向激进应该是正确的选择。"

    综合各种因素分析,我们对股票的估值依然还是放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比较,目前A与H股的巨大价差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将存在,QDII"狙击"港股,我们有理由相信应该不是接"最后一棒"。
来源: 证券日报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