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买彩票一样撞大运" 基金产品"标准化"呼声渐起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基金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像买彩票一样撞大运" 基金产品"标准化"呼声渐起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2月14日 07:51
易非
    “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股票基金产品业绩相差较大,有的很好,有的业绩一般。在买这些公司旗下基金的时候,总有一种买彩票撞大运的感觉。”     

    “同一基金公司旗下的股票基金产品业绩相差较大,有的很好,有的业绩一般。在买这些公司旗下基金的时候,总有一种买彩票撞大运的感觉。”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基金作为理财工具,基民们经常发出类似的抱怨。

热门资讯聚焦
·机构预测14日走势
·14日"牛股"大扫描
·[视频] 证券时间
·今日基金重要信息
·最新基金收益净值
·各大基金公司看市
·潘石屹:趁早买房 王石:先租再买
·港股熊迹引A股"反预期"走势?
·11家券商2月投资策略精选&金股
·想看好戏别心急--08收藏亮点
·08投基"三法则"
·保险纠纷"雷区"
·理财赚钱10大招数
·地产调控防摇摆
[消费需求] [新政]
[政策趋稳] [愈紧]
    “同一基金公司同一类型的基金产品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质量必须保持稳定。”针对投资者的抱怨,日前,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提出了这样的设想。

    像买牛奶一样买基金

    这样的设想一经提出,就受到部分市场人士的质疑,其理由是同一公司旗下基金产品由不同的基金经理管理,受其个人投资风格影响,业绩自然有高下之分,而且投资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非技术,很难做到整齐划一齐步走。另外,从海外经验来看,海外基金产品业绩也是千差万别。

    对于这些质疑,提出同一基金公司旗下同类基金业绩应保持“统一”的业内人士坚持认为,虽然这些质疑有一定道理,但是从投资者需求的角度来看,还是应该克服这些困难,为投资者提供标准化的统一基金产品。比如说,消费者去商场买某一品牌的牛奶,他们不会考虑这一批牛奶的含奶量更高,而下一批牛奶的水分可能会更多一些,他们只要认准同一品牌,买到的牛奶产品区别不会太大。

    “2007年蜂拥而至的基金投资者来不及分清基金产品的区别,也不知道同一公司内部哪些基金经理会管得更好,我们这个行业有必要为他们提供像牛奶那样质量稳定的产品。”多位基金人士表示。

    实际上,不可忽视的一个背景是,在苦熬了多年之后,中国基金行业已经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此时,很多业内人士开始关注如何使基民的热情保持下去。

    而且,投资者的这种要求实际上也非常强烈。记者浏览了多个基金论坛,也采访调查了很多基民,他们都提出希望基金公司旗下同一类型基金产品的业绩相差不要太大,方便其选择购买。

    基金业资深人士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还由于中国基金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我国的基金产品分类体系沿用了美国的标准,根据投资范畴划分为股票、债券、混合、保本和货币市场基金,在每个子类中再根据投资策略和投资目标进行细分。但是在细分环节上,我国基金业存在很大欠缺,其中股票型基金绝大部分是没有特殊投资限制的一般性股票型基金,产品趋同,竞争激烈,而在美国基金业占有相当市场份额的特殊投资方向基金却罕见踪迹。

    有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最终还应该百花齐放,根据各类型投资者推出自己的细分产品,但这是投资者教育基本完善后考虑的事情。

    基金投资再趋集中化

    据悉,现在业内管理规模比较大的一些基金公司已经朝着基金产品标准化的方向努力。他们主要依靠团队投资、集中决策的方式来消除个人在投资中的影响,力争使公司旗下基金业绩保持稳定一致的增长。

    实际上,这种团队投资的理念在2005年就有基金公司提出,近两年则在投研制度等多方面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与细化。

    一个细节很能说明一些业内领先的基金公司在此方面的努力。有关人士介绍,某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奖金发放并不全部按照其个人业绩,大部分要根据整个公司的投资业绩来发放,如果个人业绩上去了,但整个公司的业绩比较落后,那么这位基金经理拿到的奖金仍然会非常少。所以在这个基金公司投研部门非常团结,如果有一只股票基金业绩落后了,投研部门所有人都会来帮助他分析为什么会落后。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基金投资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基金投资团队化、集中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基金经理更换给基金业绩带来的冲击。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基金经理变更创下了新纪录:这一年共出现353份基金经理变动公告,较2006年增加96%;171只基金刊登了基金经理离职的公告。而在2008年,基金经理变更的频率是否会明显下降,仍然值得观察。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