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9日,周五,二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上海工商银行杨浦区的营业网点里照旧是人来人往,但理财客户经理的咨询专柜前却是门庭冷落。买基金的长队消失了,在这个早春温暖的午后,甚至连咨询的客户也异常稀少。打量大厅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成为两位客户经理打发时间的主要办法。
或许很难想象,就在一年前的此时,为了购买一只新上市的股票型基金产品,凌晨5、6点便有客户在这家网点前排起了长队。当时一位等待中的市民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这一现象令他想到了当年雇民工抢房号的盛况。当问及为什么购买基金,是否担心亏钱时,一位老大娘反问记者:“亏钱?现在的行情谁会亏钱?”
而在记者近日走访的数家券商营业部中,甚至很难找到基金的销售柜台。当问及大户室管理员,是否有大户购买基金时,“基金?”他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我们这里都是做短线的,没人买基金。”他如此作答。
市场的风云突变实在令人感慨。2006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超过了100%,2007年的数据更为可观。基金投资一度成了“赚钱”的代名词。但今年以来,不少股票型产品已经跌去了近10%。曾经的“一基难求”,早已成了“前尘旧梦”。
来自中国证券网的最新调查显示,在今年购买基金产品的投资者中,77.63%的人深度套牢15%以上;13.82%的基民账面损失在5%到15%之间。只有2.18%的投资人今年基本持平;3.55%的基民略有盈余。财富效应不再或许是打击投资人信心的最大理由。
股市大震荡无疑给年轻的中国基金业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是岌岌可危的净值表现;另一方面是流动性问题的隐忧。作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人,随着此轮调整而来基金的发行潮能否顺利推进,基民面对市场震荡的心态又是如何,以及此种心态将给资金面带来多大的影响,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
在本报展开的这一调查中,套牢清场者有之,再接再厉者有之,伺机抄底者亦有之。令人欣喜的是,尽管盈亏互现,但大多数投资人对中国基金市场表示了信心。即使是清仓离场者亦称,将会继续关注这一产品。理由有二:首先是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信心;其次,在通货膨胀的隐忧下,对于投资渠道有限的多数国人来说,公募基金或许也成为必然的选择之一。
另一方面,基金发行市场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度被冷落的债券基金等保守型产品,开始受到投资人的重视。来自华夏基金的信息显示,华夏希望债券型基金的发行已近尾声,认购规模有望突破70亿元。这一债券型基金可能成为春节后发行成绩最好的开放式基金,而这也是近年来债券基金发行首次出现超越股票型基金的现象。
如此,股票型基金独大的局面或有望在今年得以改观,这不知是否算做跌出来的欣喜。或许,风险才是最好风险教育老师。
正如古人所言,顺风时,便御风而行;变动中,便体察变化的奥妙。关注调整市中的众生相与微妙的变化,或许将带来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