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 基金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中经搜索

私募放言跌千点不进场 阵营分化业绩差异悬殊

2008年06月14日 08:41   来源:华夏时报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看空情愫本周似乎达到顶峰。

    随着沪深两市大盘不断下滑,创下年内最低点位,一些"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甚至放言--"再跌1000点我都未必进场"。但《华夏时报》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依然有不少私募基金经理认为目前的市场环境还有操作空间。

    看空背景下的差异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不少经历了几轮熊、牛市轮换的"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从2007年下半年就开始看空,今年年内则一直轻仓操作,3月份后,基金基本清仓。

    他们告诉记者,在熊市中秉承的最大原则是别看股市,因为越折腾越惨。而对抗通胀的最好办法是将资金存银行,尽管贬值,但绝对比折腾好。

    在世诚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经理李如峰看来,空仓是最好的防守。"目前没有板块是安全的。现在买什么保守的品种,都不如现金好,谁都不想埋进去。"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在悲观看空盛行的气氛中,不少"阳光私募"基金经理认为目前的市场环境依然有操作空间。

    安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陈铭认为,6月将在3000至4000点之间来回拉锯。他建议,操作上尽量高抛低吸,没有必要长时间持有股票,"多打运动战,少打阵地战"。

    北京一家"阳光私募"基金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尽管股市下跌到3000点以下,他们并没有对市场感到彻底悲观。在他看来,虽然目前的市场行情下适合短线炒作,但很多私募基金早已改变以往短炒一把就走的风格,越来越重视价值投资。

    他打开电脑中的文件夹向记者展示说,其中很多都是一些研究机构向他们提供的上市公司研究报告,而他们通常都会对这些报告详细研究,如果觉得这家公司基本面确实不错,他们往往还会前往上市公司所在地进行深入调研。

    这位负责人同时强调,在A股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等待机会,好好研究个股,是他和很多同行的共同选择。

    他进一步用详细的分析向记者论证,6月可能的事件型驱动因素包括:美国干预油价,电信重组、一二航合并、央企重组、军工重组,以及可能出现更多的政策干预。另外,投资国家引导的农产品、煤炭和新能源行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大业绩差距逾50%

    记者根据深国投和平安信托网站的数据统计,67只今年以前成立的偏股型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17.9%,超过九成的"阳光私募"基金跑赢大盘。在市场单边下跌阶段,多数私募基金都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在"阳光私募"基金的成绩单中,最值得关注的有10只产品收益为正,而在公募偏股型基金里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期公募偏股型基金中收益率最高为-5.25%。

    不过,除去4只"阳光私募"外,今年新发行的"阳光私募"净值还是以缩水居多。有24只私募基金亏损超过10%,其中13只亏损超过20%。

    一位基金分析师认为,在单边下跌阶段,无论是"阳光私募"还是公募基金,其投资管理能力都将遭遇严峻考验。

    "尊重价值投资理念,同时基于市场环境进行仓位管理的私募基金业绩较佳;但一味地信奉价值投资而不进行合理仓位管理,也难以抵御下跌的风险。而一些痴迷于短线交易和投机操作的私募基金业绩则出现了较大波动。"

    掌门人是选择关键

    多数基金分析师都向记者表示,"阳光私募"的掌门人是投资者选择私募产品的关键,掌门人的特点和能力对其产品的业绩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华夏时报》记者调查获知,目前"阳光私募"的掌门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公募基金出身的前基金经理、券商自营盘的前操盘手、民间比赛的高手以及知名股评家。

    从以上4类掌门人的管理情况来看,前两类人的风险控制能力最好,比如前工银瑞信基金投资总监江晖管理的"星石1-4期",均保持了正收益率,稳定性也非常好;而博时基金原投资总监肖华主导的"尚诚"虽然最近半年亏损25.02%,但单位净值仍达到120.07元,最近一年的收益率也跑赢了大盘。

    此外,亿龙中国和亿龙中国2期,最近半年收益率分别达到9.75%和8.61%,其管理人为私募基金上海涌金,也显示出超强的资产管理能力。

    反观民间比赛高手和股评家类,其管理大资金的能力与前两类人有明显差距。比如"三秦股王"阮杰,管理的"鑫鹏1期"在2007年12月20日成立,短短3个月时间,亏损达32.45%,甚至跑输大盘;李振宁管理的"睿信1-4期",除较早成立的1期,其余3期在2007年6-7月成立,但2期、3期出现亏损,4期单位净值为103.19元。

    一位"阳光私募"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做私募并不如想像的容易,牛市中人人都是股神,但随着熊市来临,私募必然面临一次大洗牌,最终存活下来的,只能是精英分子。

    投资"阳光私募"需警惕

    针对私募基金的现状,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张瑜律师提醒投资人,在选择私募基金时首先要看基金经理,看他有没有过正规的从业经历,业界的口碑和业内的人脉关系如何,过往业绩是否稳定,有无大起大落,尤其关注行情不好时的投资策略及业绩。

    其次要看投资风格是否适合投资者自身的要求,符合自己的风险偏好。由于目前还没有监管私募基金的法律法规,私募基金的投资没有限制,不仅投资股票,还可能投资期货、外汇、黄金等,投资人需要在合同中确定投资品种。

    张瑜还提示投资者一定特别关注投资私募基金的进入门槛。私募基金一般门槛较高(100万人民币),如果门槛很低,说明私募基金在这方面考虑不够。

    还有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私募基金的分成方式。投资者不要完全看收益率,收益率高,不一定自己的投资回报就高,还要看分成比例,收益率阶段分的越详细越好。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合作专栏】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