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经频道 > 基金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中经搜索

私募冷眼看市 坐等"抄底"二级市场机会

2008年09月19日 11:3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屈红燕
·机构预测明日大盘走势
·独家:每日A股数据精粹
·析中国龙投资组合样本
·股市实时行情数据一览
·每日股市交易提示一览
·证券报纸每日机构荐股
·火车实名购票断了黄牛财路
·广发基金:五大行业浮现机会
·虫草价疯狂 何以超黄金
·九国评级遭降 欧债危机升级
·泰康人寿保费首现负增长
·农超对接"平价蔬果"上市
·中信证券去年净利125亿
·基金实时行情资讯一览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排行
·财经各类知识技巧汇总
·证券机构分析文章一览
·证券分析师看市有话说
·理财师解读理财那些事
    私募以嗅觉灵敏手段灵活著称,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去,一直以来许多私募同时参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最近直投、风投等势头强劲之时,部分私募却选择弃一级市场,改为坐等二级市场机会。在他们看来,随着二级市场的调整,股市已经进入了低估区间,而一级市场因为蜂拥而入的资金导致目前溢价率太高,二级市场的收益和风险将比一级市场更有吸引力。

    深圳一阳光化私募同时纵横于一级和二级市场之间,这些来自于著名券商的旧部拥有丰富的资金和人脉,曾经参与过多家公司上市前的一轮私募,在一级和二级市场都斩获颇丰。该私募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目前募集的一个产品已经发售完毕,但是这个产品将不会投资于一级市场,而是在二级市场坐等机会。"市场如果支撑位被破掉,可能因为引起恐慌而大幅下调,这就意味着极大的投资机会。"该负责人表示。

    随着大盘从6000点直落至2000点之下,股市的投资机会凸显。根据海通证券(600837)昨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通过与历史上三次低点进行对比,当前的估值水平已低于998点时的估值状态,低于市场平均估值的行业有六个,依次是黑色金属、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有色金属、交运设备和家用电器。金融服务业的行业平均市盈率为12.21倍。

    而在创业板推出之际,资金蜂拥进入一级市场,造成目前一级市场的溢价过高,据了解,一些好的项目甚至需要以10倍甚至十几倍的市盈率方能进入。根据清科集团发布的报告,今年上半年VC和PE投资总额近6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50亿元。从投资趋势看,VC投资PE化明显,早期案例占比更少,PE投资成长资本占绝对主流。因此,上述私募负责人判断,"现在并不是在一级市场做投资的好机会。因为一级市场的价格被抬得太高了。"

    人们形象地将一级市场比作"选苗",将二级市场比作"选秀",这就意味着一级市场需要付出更多地心血和汗水去培育项目,要承受更大的风险,也要求更多风险溢价;而将二级市场比作"选秀","选秀"意味着高流动性,"选秀"的风险更低。部分私募在看到一级市场价格也被推到不理性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坐等"抄底"二级市场。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私募小人物大话投资经    2008年09月17日
  • ·2000点关前 谁在进去谁在出来?    2008年09月13日
  • ·欧洲渴望通过PE投资中国    2008年08月25日
  • ·德国IKB银行将被美私募收购    2008年08月22日
  • 要闻导读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企业资不抵债认定标准
  • ·国务院出台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
  • ·北京上海等地黄金周楼市惨淡 购房者仍选择观望
  • ·十一黄金周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6962亿
  • ·前三季A股半数散户亏超30% IPO融资致股灾来临
  • ·惠誉国际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
  • ·[财经名博秀] 马云收雅虎最大障碍是政治因素
  • ·辞职员工曝GUCCI门店虐待员工致多名孕妇流产(图)
  • ·不知不觉成“卡奴” 信用卡有多少收费不为人知
  • ·月入2万的保险营销员的一天 客户是“泡”出来的
  • ·合作专栏】纺织服装板块上市公司周周看
  • ·CE大本赢(软件说明&下载)  银行T+0理财品受青睐
  •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