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半年的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回头看”活动一再延期,这让许多耐不住性子的人都认为交易场所没得做了,而坚守行业的人也被贴上看不懂形势、傻傻支撑的标签。个别自媒体也不时地拿行业开涮。那么,到底是坚守者无畏,还是看衰者乃井底之蛙?通过剖析监管层释放的信号便可洞悉一切。
坚定发展决心未改
9月13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下称联席会议)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专题会议。期货日报记者通过梳理要点了解到,自清理整顿“回头看”活动开展以来,各地交易场所违法违规、无序扩张、风险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一批违法违规交易场所得到平稳处置,一些违法犯罪活动分子受到严厉打击,交易场所监管制度逐步健全完善,一批运作规范的交易场所得以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当下,行业状况确实如此。行业人士对交易场所环境的改变有目共睹,“黑名单”也将行业的老鼠屎钉上了耻辱柱。同时,实时更新的“黑名单”机制也对交易场所起到了威慑作用。此外,记者了解到,只要有交易场所的省份,基本上都已出台交易场所监督管理办法或暂行(试行)办法。
记者注意到,“一批运作规范的交易场所得以更好地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此信号是这次会议首次提及,多位交易场所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对交易场所作用的肯定,而且更意味着监管层对交易场所态度的变化,交易场所或通过监管层的引导一步步走出泥潭。
交易场所会逐步回暖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止此次会议可以佐证。记者在“证监会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96号建议的答复”中发现,证监会作为联席会议牵头单位,将健全完善各类交易场所相关领域和地方监管规则,积极研究论证在国家层面出台交易场所监管规则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加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的制度供给,促进地方交易场所逐步走上规范发展道路。
“目前,各地有关交易场所的管理规则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制度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但证监会认为,不断完善交易场所监管制度,保持全国政策统一,提高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对于督导交易场所严守合规底线、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国家层面可看出要规范发展交易场所的态度和决心,但因我国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类别众多,这会是一项庞大而又漫长的工程建设。”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交易场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填坑路上”寻回初心
此次会议不仅通报了各类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的总体形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下一步清理整顿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进行了研商部署。会议指出,在清理整顿“回头看”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后续工作面临一些遗留问题尚待解决。部分交易场所违法违规交易虽已关停,但风险处置工作任务依然繁重;部分交易场所存在的风险隐患亟待化解;违法违规交易活动滋生的条件仍然存在;交易场所过多过滥的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涉及交易场所的信访投诉数量依然不少。
同时,会议要求,各地区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辖区内各类交易场所尤其是遗留问题较为严重、风险处置难度较大的交易场所情况,逐家研究论证遗留问题处置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有序推进各类交易场所风险化解工作。各地区要坚持底线思维,讲究方式方法,稳妥推进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和遗留问题处置工作,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交易场所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彻底扭转“劣币驱逐良币”局面,推动交易场所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交易场所遗留问题复杂是前几年交易场所爆炸式增长和丧失底线造成的。基本上每家交易场所都会有客户投诉问题。当下,为保壳的交易场所正在积极处理问题,但这也滋生了‘非法维权’的灰色产业链,让交易场所苦不堪言。从而,部分平台负责人也逐步丧失了继续运营的心气,这也是当下行业冷清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交易场所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人士继续表示:“处置交易场所遗留问题仍是接下来清理整顿活动的主线,为的是交易场所的健康发展,但这个过程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的。许多交易场所曾尝试过开业,但因开业便有投诉,一有投诉便被相关监管部门点名,导致很多平台都已经停掉。被动的交易场所在毫无时间节点的清理整顿活动后还能存活几家,休业状态的交易场所如何摸索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模式这都是眼下迫切的问题。”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行业未来发展是明晰的,也是很好的。但行业也唯有自我救赎,自己挖的坑自己填,才能逐步走出泥潭。近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启动会在广州召开。这是全国首个投入试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标志着广东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将有效解决计划与市场、现货交易与中长期交易、不同成本机组同台竞争等困扰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实质性问题。
据悉,电力现货市场是价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现货交易较中长期交易更接近运行时刻,有利于通过市场机制发现电力价格,更快速、真实反映市场实际需求、供给能力、供求变化和供求趋势,让电回归商品属性,使得电价能够更好地反映成本和供求关系。
只有回归初心,服务好实体经济发展方为交易场所正途。全国首个电力现货市场运行宗旨或能给行业人士以警醒——何为初心,何为标杆,让交易场所干本职的事儿才有光明前途。
(责任编辑:张海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