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国内原油期货涨0.91% 国内成品油价第三次上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4日讯 今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日间盘原油期货合约震荡上行,成交活跃,持仓减少。8月21日(周五)国际油价跌超1%,因从欧洲到亚洲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步履蹒跚的迹象有可能令需求反弹推迟。美国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贝克休斯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活跃石油钻机数量为183个,环比增加11个。
8月24日,国内原油期货主力2010合约开盘284.8元,截至日间收盘,收报288.7元,涨0.91%或2.6元;结算价为287.4元;成交量为117425手;持仓为58746手,日盘持仓减少8274手。
截至8月21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8美分,收于每桶42.34美元,跌幅为1.12%。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55美分,收于每桶44.35美元,跌幅为1.22%。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0年8月2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85元和80元。
据中新经纬报道,这是国内油价年内第三次上调,折合升价,92号汽油每升上涨0.07元;95号汽油每升上涨0.07元;0号柴油每升上涨0.07元,车主加满一箱(50L)92号汽油将多花3.5元。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历16次调整,其中10次搁浅、3次下调、3次上调,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545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490元。
下一轮调价窗口将于2020年9月4日24时开启。隆众资讯油品分析师李彦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下调的概率较大,中宇资讯分析师王涛则认为,下一轮油价调整仍有搁浅可能。
据新华社消息,受欧元区经济复苏放缓、印度原油进口量下降及美国原油开采活动增加影响,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形势再度趋向不平衡。市场研究机构埃信华迈公司数据显示,8月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综合景气指数低于市场预期,引发市场对欧元区经济复苏和原油需求增长的担忧。
有数据显示,印度7月原油进口量达到2009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点。美国“重新投资”资本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约翰·基尔达夫说,当前市场无力再吸收更多的原油供应。美国价格期货集团高级市场分析师菲尔·弗林则认为,现在,担心原油需求萎缩及疫情持续蔓延是国际原油价格走低的主因。
(责任编辑:孙辰炜)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