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摆拍“吃见手青中毒”博流量被平台打假
2024年07月05日 20:0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7月5日抖音黑板报发布公告称,网红“田**”因发布吃“见手青”蘑菇后中毒送医的视频,被平台核实为摆拍造假,目前已被平台给予一定期限的禁言、抹除增长粉丝、搜索不收录、禁止被关注、取消营利权限等多重处罚。
7月3日,“田**”发布视频称,云南一位粉丝寄了一箱野生蘑菇给她,随箱还有一张纸条:“一定要煮熟了吃”。在视频中,“田**”拿起“见手青”就开始吃,随后还有其呕吐、疑似产生幻觉送医的画面。
根据抖音公告,该视频遭到大量网友举报。平台治理团队研判发现,视频疑似摆拍造假。在第一时间限制该视频的传播后,平台主动向发布者“田**”进行了核实。“田**”向平台承认视频系摆拍并主动删除。
记者了解到,自5月底开始,抖音已实行热点内容核实机制,虚假摆拍、造假内容一经查实,平台将对账号进行严厉处置。根据抖音此前公告,针对在平台上以热点事件当事人身份发声的用户,抖音将联系当事人进行身份认证。对于创作者发布的演绎类内容,抖音要求发布者必须显著标注“虚构演绎”声明,对未标注的疑似演绎内容,抖音将会同媒体、政府等社会各方共同核实。
“正常打标的演绎类作品流量分发不会受影响,而未打标造成公众、媒体误解的账号,平台将视情节给予全面禁言30天至无限期封禁等处罚。”抖音安全中心负责人介绍,“抖音将采取多种方式,切实打击无底线博流量行为。”
上述负责人还呼吁,如果用户在平台发现疑似摆拍内容,可以点击视频转发按钮,在“举报”中选择“不实信息”进行举报,平台将及时处置。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