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药业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7亿元 “药都”品牌获批“中华老字号”称号

2024-08-29 09:41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曹琦

  8月28日,仁和药业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64亿元,实现净利润3.37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5.48%。

  目前公司的主营收入来自药品和大健康类产品,利润贡献比例分别约为65%、35%。其中,大健康板块是仁和药业近年来重点布局的领域,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大健康产业规模将持续增长,并有望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基于此,仁和药业在原有私护、食品、保健品等业务基础上,于2021年7月以自有资金收购深圳市三浦天然化妆品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80%的股权,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公司大健康产品业务。

  2024年2月,仁和药业“药都”品牌获批“中华老字号”称号,是唯一江西省医药品牌中华老字号,也是仁和品牌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据了解,“药都”品牌是在传统“樟帮”工艺的基础上,改良工艺、创新产品,2019年,仁和药业旗下的江西药都樟树制药有限公司投资2.84亿元,启动中医药创新“经典名方”产业升级项目,新建药都精品制药新厂区,新工厂包含固体、丸剂、液体3种剂型的生产车间和仓贮中心、质检中心等,实现中成药现代化精细生产。

  “经典名方”产业升级项目以中医经方、验方为配方基础,挖掘传统中医药古方精髓,用现代先进设备进行生产,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提高标准化中药产品的生产效率。未来,“药都”品牌致力于让更多传统名方焕发新生机,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

  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以“药都”品牌获批“中华老字号”称号为契机,坚持推进“中药经典名方”项目和精品中药等,将“樟帮”传统制药理念传承发扬,以名老中医经方、验方为基础,守正创新,打造更具价值的创新中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公司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仁和持续在国家中药经典名方上和大品种的仿制药方面重点发力,先后取得了恩替卡韦片、他达拉非片、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规格50mg、100mg)、盐酸达泊西汀片、玻璃酸钠滴眼液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药品注册批件,还有二冬颗粒等15个国家中药经典名方正在研发中。公司表示,公司继续保持原有仁和可立克、优卡丹、闪亮滴眼液等老战略核心品种的优势,未来药品的增量主要来自今年确定的黄金单品、新获批文的大品种以及“双线突破”里的渠道增量等。

  “公司将继续遵循药品+大健康的双轨并进战略,在‘药品与健康品双轮驱动’的指导原则下,重点考核品牌黄金品和普药大单品,全面实施正向考核制。加大公司药品、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及公司的品牌建设。强化实业+资本的经营理念,在保证公司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对内通过资本加大常态化对员工的激励,对外强化对股东的长期较高比例分红回报。”仁和药业相关负责人称。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华青剑)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观察  > 正文
中经搜索

仁和药业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7亿元 “药都”品牌获批“中华老字号”称号

2024年08月29日 09:41    来源: 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曹琦

  8月28日,仁和药业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64亿元,实现净利润3.37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5.48%。

  目前公司的主营收入来自药品和大健康类产品,利润贡献比例分别约为65%、35%。其中,大健康板块是仁和药业近年来重点布局的领域,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大健康产业规模将持续增长,并有望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基于此,仁和药业在原有私护、食品、保健品等业务基础上,于2021年7月以自有资金收购深圳市三浦天然化妆品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80%的股权,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公司大健康产品业务。

  2024年2月,仁和药业“药都”品牌获批“中华老字号”称号,是唯一江西省医药品牌中华老字号,也是仁和品牌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据了解,“药都”品牌是在传统“樟帮”工艺的基础上,改良工艺、创新产品,2019年,仁和药业旗下的江西药都樟树制药有限公司投资2.84亿元,启动中医药创新“经典名方”产业升级项目,新建药都精品制药新厂区,新工厂包含固体、丸剂、液体3种剂型的生产车间和仓贮中心、质检中心等,实现中成药现代化精细生产。

  “经典名方”产业升级项目以中医经方、验方为配方基础,挖掘传统中医药古方精髓,用现代先进设备进行生产,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提高标准化中药产品的生产效率。未来,“药都”品牌致力于让更多传统名方焕发新生机,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

  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以“药都”品牌获批“中华老字号”称号为契机,坚持推进“中药经典名方”项目和精品中药等,将“樟帮”传统制药理念传承发扬,以名老中医经方、验方为基础,守正创新,打造更具价值的创新中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公司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仁和持续在国家中药经典名方上和大品种的仿制药方面重点发力,先后取得了恩替卡韦片、他达拉非片、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规格50mg、100mg)、盐酸达泊西汀片、玻璃酸钠滴眼液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药品注册批件,还有二冬颗粒等15个国家中药经典名方正在研发中。公司表示,公司继续保持原有仁和可立克、优卡丹、闪亮滴眼液等老战略核心品种的优势,未来药品的增量主要来自今年确定的黄金单品、新获批文的大品种以及“双线突破”里的渠道增量等。

  “公司将继续遵循药品+大健康的双轨并进战略,在‘药品与健康品双轮驱动’的指导原则下,重点考核品牌黄金品和普药大单品,全面实施正向考核制。加大公司药品、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力度,以及公司的品牌建设。强化实业+资本的经营理念,在保证公司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对内通过资本加大常态化对员工的激励,对外强化对股东的长期较高比例分红回报。”仁和药业相关负责人称。

(责任编辑:华青剑)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