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荣获2024年度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

2024-08-30 13:03 来源:新华财经

  8月29日,2024年全国质协系统“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举办,并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项目奖)、质量标杆典型经验遴选结果。五粮液“基于分子链重构绿色包装PET切片关键质量性能研究与提升”项目荣获2024年度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项目奖)三等奖。

  全国“质量月”活动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旨在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一年一度的大型群众性质量专题活动,定于每年9月举行。配套组织开展的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自2005年来已连续举办二十届,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质量技术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推进质量技术研究、应用与创新,提升我国整体质量管控水平,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五粮液此次获奖项目通过对聚合机理研究,创新采用功能性二元醇和二元酸等新单体对 PET 共聚改性,采用绿色环保型钛系催化剂替代传统重金属锑系催化剂,解决了产品发雾、阻氧、阻水等行业难题,彻底去除产品中重金属锑。目前该材料已应用于酒类、药品、乳制品、茶叶等产业包装,年使用量超 10000 吨,提升了食品卫生性能,实现了引领绿色、安全、环保包装潮流。

  活动上,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在题为《共铸质量基石共谱和美新篇》的发言中谈到,从文字渊源看,质量蕴含着价值投资的经营理念;从物理属性看,质量蕴含着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从哲学视角看,质量蕴含着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从社会属性看,质量蕴含着满足需求的初心使命;从企业实际看,质量蕴含着企业发展的生存之道。

  “质量关系民生发展、人民幸福,是兴企之道、立身之本。”曾从钦表示,质量是生存发展的永恒追求和存量竞争的关键因素。

  作为中国白酒典型代表,五粮液秉承“品质为魂、匠心酿造”的质量理念,在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质量建设,明确将“品质”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以质量管理夯实产品“支撑力”,以守正创新提升酿造“硬实力”,以绿色生态培育持续“发展力”。

  据了解,五粮液制定了20余项质量管理制度和50余项严于国际国内的企业内控标准,构建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质量管理模式;持续开展以发酵机理、健康因子、风味物质为核心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建设零碳酒企为引领,打造生态化园区、实行生态化生产、提供生态化产品;是行业唯一四度荣膺中国质量管理领域最高荣誉、唯一入围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唯一获评“中国酒业大王”称号的企业。

  随着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带来的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不仅需要企业在设计上适应、功能上拓展、性能上提升、水平上提高,还要满足更高层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向往。

  曾从钦认为,企业在未来质量建设之路上,要做到三个“和美共进”:一要坚定发展信心,推动“软实力”与“硬支撑”和美共进;二要加强质量交流,推动“本土化”与“国际化”和美共进;三要深化全面管理,推动“高水平”与“全要素”和美共进。

  他表示,五粮液愿秉承“质量至上”的发展理念,坚守品质之和、产业之和、文化之和、生态之和、社会之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质量承诺、提升质量水平、守护质量价值,不断以高质量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为建设质量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和美力量。(赵思思)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先震)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观察  > 正文
中经搜索

五粮液荣获2024年度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

2024年08月30日 13:03    来源: 新华财经    

  8月29日,2024年全国质协系统“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举办,并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项目奖)、质量标杆典型经验遴选结果。五粮液“基于分子链重构绿色包装PET切片关键质量性能研究与提升”项目荣获2024年度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项目奖)三等奖。

  全国“质量月”活动是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旨在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一年一度的大型群众性质量专题活动,定于每年9月举行。配套组织开展的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自2005年来已连续举办二十届,涌现出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质量技术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推进质量技术研究、应用与创新,提升我国整体质量管控水平,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五粮液此次获奖项目通过对聚合机理研究,创新采用功能性二元醇和二元酸等新单体对 PET 共聚改性,采用绿色环保型钛系催化剂替代传统重金属锑系催化剂,解决了产品发雾、阻氧、阻水等行业难题,彻底去除产品中重金属锑。目前该材料已应用于酒类、药品、乳制品、茶叶等产业包装,年使用量超 10000 吨,提升了食品卫生性能,实现了引领绿色、安全、环保包装潮流。

  活动上,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在题为《共铸质量基石共谱和美新篇》的发言中谈到,从文字渊源看,质量蕴含着价值投资的经营理念;从物理属性看,质量蕴含着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从哲学视角看,质量蕴含着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从社会属性看,质量蕴含着满足需求的初心使命;从企业实际看,质量蕴含着企业发展的生存之道。

  “质量关系民生发展、人民幸福,是兴企之道、立身之本。”曾从钦表示,质量是生存发展的永恒追求和存量竞争的关键因素。

  作为中国白酒典型代表,五粮液秉承“品质为魂、匠心酿造”的质量理念,在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质量建设,明确将“品质”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以质量管理夯实产品“支撑力”,以守正创新提升酿造“硬实力”,以绿色生态培育持续“发展力”。

  据了解,五粮液制定了20余项质量管理制度和50余项严于国际国内的企业内控标准,构建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质量管理模式;持续开展以发酵机理、健康因子、风味物质为核心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建设零碳酒企为引领,打造生态化园区、实行生态化生产、提供生态化产品;是行业唯一四度荣膺中国质量管理领域最高荣誉、唯一入围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唯一获评“中国酒业大王”称号的企业。

  随着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带来的质量理念、机制、实践的深刻变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不仅需要企业在设计上适应、功能上拓展、性能上提升、水平上提高,还要满足更高层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向往。

  曾从钦认为,企业在未来质量建设之路上,要做到三个“和美共进”:一要坚定发展信心,推动“软实力”与“硬支撑”和美共进;二要加强质量交流,推动“本土化”与“国际化”和美共进;三要深化全面管理,推动“高水平”与“全要素”和美共进。

  他表示,五粮液愿秉承“质量至上”的发展理念,坚守品质之和、产业之和、文化之和、生态之和、社会之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质量承诺、提升质量水平、守护质量价值,不断以高质量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为建设质量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和美力量。(赵思思)

  

(责任编辑:马先震)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