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维护网约车行业市场的良性秩序,从算法公平层面进一步保障司机权益,滴滴作为首家网约车平台企业,参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集团大数据行业研发中心(以下简称“大数据行业研发中心”)、清华大学共同开展的网约车平台派单算法公平性验证机制及应用技术研究试点。通过研究成果的试点应用,提升平台算法透明度与可解释性,强化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
网约车订单分配是平台算法的重要应用场景,直接影响到司机收入和乘客的用车体验。目前,滴滴平台所秉持的原则主要为以下两点:
一是“就近派单”原则,滴滴会为乘客自动匹配距离最近的车辆,通过算法同时达到减少乘客等待时间和司机接驾时间的双重效果。此外,对于接驾距离超过3公里的实时订单,滴滴为司机保留选择权,由司机自行决定是否接驾。
二是“司机口碑值优先”原则,为更全面地保障司机群体的接单机会公平,滴滴在司机侧还上线了“口碑值”系统,司机的出车时长、安全驾驶、服务态度等都会影响口碑值,而口碑值会直接对司机的接单数量产生影响。
平台在接到乘客叫车需求后,算法系统会自动遵循上述派单规则,对订单进行司乘双边匹配。本次合作开展研究,重点对该过程的算法公平进行验证。研究以“网约车司机在平台具有均等的获利机会”作为平台派单公平性的判定标准,兼顾司机个体差异性(如出车时间、区域)和整体公平性(如接驾距离、接单送驾距离),提取具有行业通用性的公平性指标,之后选取合适的随机变量进行统计建模和公平性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