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走进直播间这个线上舞台,成为“主播”,收获“铁粉”。
10月15日,新华社“秀我中国”与抖音直播共同推出“直播间里的艺术家”系列访谈节目。新华社记者对话王洁实、“谭氏三姐妹”、赵聪、卞留念等各领域艺术名家,听他们讲述直播的心路历程。
“人民在哪儿,艺术家就应该去哪。”被问及乐团艺术家开展直播的原因,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如此回答。2022年,中央民族乐团百名艺术家集体入驻抖音直播,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级院团。从最初的抗拒、不适应,到熟悉直播演出及互动形式,赵聪表示,艺术家们离观众更近了,“所谓身份不取决于我们在什么平台,而取决于到底要把什么传播给大家。”
歌唱家王洁实则在节目中感叹,“一场演出在剧场里只能坐几千人,直播间里观众是无穷无尽的。直播延长了演员的艺术生命。”近年来,专业演艺人士、艺术家们不断加入直播间这个线上舞台。《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111名国家一级演员在抖音直播带来19350场演出,场次同比增长83.5% 。
直面挑战,艺术家拥抱新舞台、新身份
如何适应方寸屏幕?怎么看待自己的主播身份?从舞台到直播间,走出舒适区的艺术家们往往需经历适应过程。
为了帮助乐团演员们适应直播,中央民族乐团负责抖音业务的工作人员搭建起小团队,为演员们提供事无巨细的解答:背景要怎么放?灯应该怎么打?怎么接话怎么互动?赵聪介绍,在此基础上,中央民族乐团探索机制,成立了自己的MCN机构,成为艺术家们“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