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参编香妆行业ESG指南,五大亮点彰显卓越实践

2024-10-22 15: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10月19日,2024中国香妆行业可持续发展(ESG)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会上,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穆旻发布了《香料香精化妆品企业可持续发展(ESG)指南》,并进行详细解读。

  

  香妆行业ESG团体标准发布 

  这项团标围绕帮助香妆企业有效开展ESG履责实践,就ESG基本目标、原则、方法、香妆企业ESG议题等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是我国香妆行业在ESG方面率先编制的团体标准,着力推动中国香妆行业ESG发展驶入标准化“快车道”。 

  在设定了明确的“指导原则”之后,不少企业开始积极寻求并着手实施ESG的“行动计划”,不断推进其实践进程。作为本指南的参编单位之一,华熙生物在ESG领域展现了出色的领导力和丰富的实践成果,为香妆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案例。 

  2024年,华熙生物在ESG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多项评级快速提升。8月,公司荣获EcoVadis铜牌奖,位列全球受评企业的前28%,同时明晟(MSCI)ESG评级也提升至BB级。 

  华熙生物在ESG管理和实践上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华熙生物ESG管理中心总经理朱思楠分享了公司的五大ESG实践亮点。 

  一、绿色科技奠定ESG管理基石 

  作为生物科技与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型公司,华熙生物天然具备绿色基因。以透明质酸产品为例,公司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替代传统的动物提取法,这一革命性转变不仅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更显著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动物提取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的碳排放减少了80%以上,能源消耗也大幅下降。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华熙生物在碳减排、碳足迹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构建全面的ESG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专业化与系统化:ESG管理的升级 

  2023年,华熙生物正式成立一级部门——ESG管理中心,标志着公司ESG管理迈入专业化与系统化新阶段。自中心成立以来,专业的ESG管理团队严格遵循国内外ESG管理与信息披露的高标准,对公司的ESG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与优化。从指标的科学设定,到重大性、实质性议题的敏锐识别,每一步都经过了深入细致的梳理与完善。我们基于“双重重要性”原则,建立了一套ESG重要议题的筛选、调研和分析的流程,帮助公司了解各利益相关方关注的议题,为公司未来开展ESG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变革管理优化:将ESG融入公司各个环节 

  2024年被视为华熙生物的“变革元年”,公司正不断加速运营管理体系的变革和流程优化成果的落地。这些变革项目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了管理效率,为ESG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对ESG评级提升产生了正面影响。如风险管理的改进,将ESG相关的风险点融入到各个部门的风险监控中,商业道德管理的加强等。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及具体的行动的优化,有效提升了公司的ESG表现。 

  四、信息披露:标准化和透明度提升

  

  华熙生物《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英文版 

  首先,公司遵从国内外主要信息披露标准,如TCFD(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和UNGC(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等,来指导信息披露工作。其次,公司披露了一些行业重点议题,并新增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议题,填补了以往报告中的空白。同时,公司还丰富了定量数据的披露,披露了200余项定量数据,并通过丰富的案例来展示其政策措施和行动的实践效果,为评级机构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为了帮助国际投资者和评级机构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情况,华熙生物将报告翻译成了英文版,这一举措增加了公司的透明度,也有助于提高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五、内外兼修:强化员工赋能与行业发声 

  在推进ESG管理的过程中,华熙生物注重内外兼修。对内,公司持续强化员工意识和能力,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升员工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参与度。对外,公司积极与评级机构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加入各类专业倡议与交流活动,如参加国际ESG论坛、与行业伙伴开展合作等,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促进了与相关方的深入理解和合作。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展ESG传播,与媒体、客户、投资人等利益相关方积极沟通,分享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增强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为公司营造了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合作氛围。 

  这些努力显著提升了华熙生物的ESG表现,并为公司赢得了广泛认可。其《以科技创新推动合成生物中试成果转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案例更是入选了《2024中国香妆行业可持续发展(ESG)实践案例》。 

  展望未来,华熙生物将继续秉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提升ESG管理水平,积极与香妆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华青剑)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观察  > 正文
中经搜索

华熙生物参编香妆行业ESG指南,五大亮点彰显卓越实践

2024年10月22日 15: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0月19日,2024中国香妆行业可持续发展(ESG)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会上,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穆旻发布了《香料香精化妆品企业可持续发展(ESG)指南》,并进行详细解读。

  

  香妆行业ESG团体标准发布 

  这项团标围绕帮助香妆企业有效开展ESG履责实践,就ESG基本目标、原则、方法、香妆企业ESG议题等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是我国香妆行业在ESG方面率先编制的团体标准,着力推动中国香妆行业ESG发展驶入标准化“快车道”。 

  在设定了明确的“指导原则”之后,不少企业开始积极寻求并着手实施ESG的“行动计划”,不断推进其实践进程。作为本指南的参编单位之一,华熙生物在ESG领域展现了出色的领导力和丰富的实践成果,为香妆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案例。 

  2024年,华熙生物在ESG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多项评级快速提升。8月,公司荣获EcoVadis铜牌奖,位列全球受评企业的前28%,同时明晟(MSCI)ESG评级也提升至BB级。 

  华熙生物在ESG管理和实践上究竟有何独到之处?华熙生物ESG管理中心总经理朱思楠分享了公司的五大ESG实践亮点。 

  一、绿色科技奠定ESG管理基石 

  作为生物科技与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型公司,华熙生物天然具备绿色基因。以透明质酸产品为例,公司通过微生物发酵法替代传统的动物提取法,这一革命性转变不仅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更显著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动物提取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的碳排放减少了80%以上,能源消耗也大幅下降。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华熙生物在碳减排、碳足迹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构建全面的ESG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专业化与系统化:ESG管理的升级 

  2023年,华熙生物正式成立一级部门——ESG管理中心,标志着公司ESG管理迈入专业化与系统化新阶段。自中心成立以来,专业的ESG管理团队严格遵循国内外ESG管理与信息披露的高标准,对公司的ESG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与优化。从指标的科学设定,到重大性、实质性议题的敏锐识别,每一步都经过了深入细致的梳理与完善。我们基于“双重重要性”原则,建立了一套ESG重要议题的筛选、调研和分析的流程,帮助公司了解各利益相关方关注的议题,为公司未来开展ESG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变革管理优化:将ESG融入公司各个环节 

  2024年被视为华熙生物的“变革元年”,公司正不断加速运营管理体系的变革和流程优化成果的落地。这些变革项目优化了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了管理效率,为ESG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对ESG评级提升产生了正面影响。如风险管理的改进,将ESG相关的风险点融入到各个部门的风险监控中,商业道德管理的加强等。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及具体的行动的优化,有效提升了公司的ESG表现。 

  四、信息披露:标准化和透明度提升

  

  华熙生物《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英文版 

  首先,公司遵从国内外主要信息披露标准,如TCFD(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和UNGC(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等,来指导信息披露工作。其次,公司披露了一些行业重点议题,并新增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议题,填补了以往报告中的空白。同时,公司还丰富了定量数据的披露,披露了200余项定量数据,并通过丰富的案例来展示其政策措施和行动的实践效果,为评级机构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为了帮助国际投资者和评级机构更好地理解公司的情况,华熙生物将报告翻译成了英文版,这一举措增加了公司的透明度,也有助于提高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五、内外兼修:强化员工赋能与行业发声 

  在推进ESG管理的过程中,华熙生物注重内外兼修。对内,公司持续强化员工意识和能力,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升员工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参与度。对外,公司积极与评级机构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加入各类专业倡议与交流活动,如参加国际ESG论坛、与行业伙伴开展合作等,提升了自身的影响力,促进了与相关方的深入理解和合作。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展ESG传播,与媒体、客户、投资人等利益相关方积极沟通,分享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增强了公司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为公司营造了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合作氛围。 

  这些努力显著提升了华熙生物的ESG表现,并为公司赢得了广泛认可。其《以科技创新推动合成生物中试成果转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案例更是入选了《2024中国香妆行业可持续发展(ESG)实践案例》。 

  展望未来,华熙生物将继续秉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提升ESG管理水平,积极与香妆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华青剑)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