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增量经济政策释放效应,小微经营者信心回暖。
10月30日,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举办“光华思想力”线上研讨会,发布《2024年三季度调查报告暨四季度小微经营者信心指数》。报告显示,得益于9月底国家政策的调整,小微经营者对四季度的信心指数升至51.0%,回到乐观区间。
同时,小微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总体呈现缓和复苏态势:营收环比回升,净利润率环比增长至4.7%,现金流维持时间较上季度与去年同期均有增长。
记者了解到,《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由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网商银行开展并发布,已持续调研了四年多。其中,“小微信心指数”是学术界首次连续跟踪小微经营者的信心指数,为各界研究小微群体提供了大规模的微观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统计局、财新等发布的PMI、企业家信心指数的补充。
政策刺激带来短期的信心提振,小微经营者对市场需求、营业收入的改善预期明显、但小微经营者的增加雇员、扩张生意的意愿不明显。小微经济要进入更良性循环,还需实际经营状况实现更持续的改善。
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88亿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5200万,个体经营户1.2亿,农民合作社数百万个——他们共同构成了“小微经营者群体”,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和稳定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教授刘俏在致辞中谈到,“小微经营者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构成一个生态。希望国家的政策能更多的往消费端、需求端倾斜,客观上对小微经营者状况的改善能够起到作用,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也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