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电商发布双11数据:275个品牌通过直播带货实现成交额过亿元

2024-11-13 09: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11月12日,抖音电商发布2024“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数据,呈现双11期间平台商家经营情况。

  数据显示,大促期间,众多商家在抖音电商迎来生意增长。10月8日至11月11日,超3.3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翻倍,近1.7万个品牌成交额增速超500%,超2000个单品成交额破千万元。与此同时,直播场景呈现强爆发,作者生态持续蓬勃发展。“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期间,累计有275个品牌通过直播带货实现成交额过亿元;111个电商作者直播间成交额破亿元,超47万名电商作者成交额同比翻倍,近25万名电商作者成交额增速超500%。此外,由货架场带动的成交额继续提升,占据大盘42%。

  对于商家来说,双11大促是全年最重要的经营节点之一。为帮助广大商家更高效地“促成交、拓客流、降成本”,抖音电商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降低运费险、减免佣金等多项扶持举措,并对新商家和中小商家推出“史上力度最大”的利好政策,帮助其快速打开市场,找到生意增长的确定性。

  在助力消费提质扩容的同时,平台也始终重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在双11期间升级了生鲜坏了包退、家电以旧换新、珠宝先鉴后发等服务权益。报告显示,10月8日至11月11日,坏了包退服务带动相关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0%。

  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消费者对日益多元的购物需求,平台将持续通过货架、直播等全域场景,借助大促活动提供更多优惠补贴,为商家、达人和消费者创造更好的连接,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同时助力品牌商家、中小商家、电商达人等不同经营主体在平台内多元发展。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先震)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观察  > 正文
中经搜索

抖音电商发布双11数据:275个品牌通过直播带货实现成交额过亿元

2024年11月13日 09: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1月12日,抖音电商发布2024“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数据,呈现双11期间平台商家经营情况。

  数据显示,大促期间,众多商家在抖音电商迎来生意增长。10月8日至11月11日,超3.3万个品牌成交额同比翻倍,近1.7万个品牌成交额增速超500%,超2000个单品成交额破千万元。与此同时,直播场景呈现强爆发,作者生态持续蓬勃发展。“抖音商城双11好物节”期间,累计有275个品牌通过直播带货实现成交额过亿元;111个电商作者直播间成交额破亿元,超47万名电商作者成交额同比翻倍,近25万名电商作者成交额增速超500%。此外,由货架场带动的成交额继续提升,占据大盘42%。

  对于商家来说,双11大促是全年最重要的经营节点之一。为帮助广大商家更高效地“促成交、拓客流、降成本”,抖音电商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降低运费险、减免佣金等多项扶持举措,并对新商家和中小商家推出“史上力度最大”的利好政策,帮助其快速打开市场,找到生意增长的确定性。

  在助力消费提质扩容的同时,平台也始终重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在双11期间升级了生鲜坏了包退、家电以旧换新、珠宝先鉴后发等服务权益。报告显示,10月8日至11月11日,坏了包退服务带动相关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0%。

  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消费者对日益多元的购物需求,平台将持续通过货架、直播等全域场景,借助大促活动提供更多优惠补贴,为商家、达人和消费者创造更好的连接,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同时助力品牌商家、中小商家、电商达人等不同经营主体在平台内多元发展。

  

(责任编辑:马先震)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