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2023)》,银行存款类、公募基金和债券类资产依旧是2023年居民投资占比最高的三项资产。随着居民资产配置风险偏好整体降低,大部分投资者倾向于更为稳妥的投资方式,例如购买理财产品,像指数基金、债基乃至货基,但也有部分投资者因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而热衷于股市。无论是投资理财产品还是股市,投资者在有闲置资金时,如果期望在未来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或者想用这笔资金抵御未来未知的风险,通常都会考虑将钱存入银行。而在存钱之前,对比银行存款利率的高低便成为储户首要考虑的问题。
“降息”成为了今年银行存款市场的关键词。在低利率时代,数字银行相比传统银行具有更多优势,能为储户带来更多的利益和更好的体验。
以定期存款为例。如百信银行等数字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与传统银行相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百信银行3个月、6个月、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45%和1.80%,2年期和3年期专享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2.60%和2.40%。而某国有银行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分别为0.8%、1.00%、1.10%、1.20%、1.50%。某股份制银行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0.85%、1.10%、1.30%、1.35%和1.55%左右,但各股份制银行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同时,数字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具有一定的保障性。当前金融环境下,数字银行受到严格的监管,定期存款利率受到政策的规范和保障,在存入之际就确定了相对较高的利率,不会受到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储户无需担忧利率被随意压低或变动。此外,数字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优势还体现在风险低这一方面。与股票、基金等其他投资方式相比,定期存款几乎不存在本金损失的风险,储户所获得的利息收益是确定且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