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际小贷与夔州小学共启金融书香行 助力提升青少年财商素养

2024-12-26 16:30 来源:中国网科技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金融素养,培养他们对金融知识的兴趣,“金融书香行”活动于12月26日在奉节县夔州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际小贷”) 联合夔州小学共同举办,旨在通过阅读金融书籍,培养青少年的金融素养。

  

  活动伊始,夔州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校长左自才首先上台发言,他对盛际小贷的慷慨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强调了金融知识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左校长表示:“在金融知识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的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这将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后,盛际小贷的代表上台发言,分享了企业支持教育、回馈社会的初心和愿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激发学生们对金融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财商意识。” 

  夔州小学的党支部纪检委员、副校长冉启平上台发言,表达了对盛际小贷的感激之情,并承诺将珍惜这些书籍,带领学生们努力学习金融知识,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简短而庄重的捐赠仪式后,双方代表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美好的瞬间。最后,重庆市奉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李圣保同志上台发言,他对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强调了完善教育体系的重要性。李理事长指出:“强化青少年的金融教育是活动的关键,夔州小学正缺一批宝贵的书籍,我们将继续支持类似的教育项目,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平等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此次“金融书香行”活动共捐赠了1370本金融知识书籍,涵盖了理财、投资、经济等多个领域,为夔州小学的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盛际小贷通过“金融书香行”活动,为夔州小学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金融知识资源,体现了公司对金融教育的重视和对未来金融人才培养的承诺。此次活动不仅响应了国家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号召,还特别强调了防范非法集资和反诈教育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了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期待未来能举办更多此类活动,共同推动金融知识的普及,培养青少年的财商素养,为社会的金融安全贡献力量。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京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观察  > 正文
中经搜索

盛际小贷与夔州小学共启金融书香行 助力提升青少年财商素养

2024年12月26日 16:30    来源: 中国网科技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金融素养,培养他们对金融知识的兴趣,“金融书香行”活动于12月26日在奉节县夔州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由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际小贷”) 联合夔州小学共同举办,旨在通过阅读金融书籍,培养青少年的金融素养。

  

  活动伊始,夔州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校长左自才首先上台发言,他对盛际小贷的慷慨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强调了金融知识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左校长表示:“在金融知识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的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这将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后,盛际小贷的代表上台发言,分享了企业支持教育、回馈社会的初心和愿景:“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公益活动,激发学生们对金融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财商意识。” 

  夔州小学的党支部纪检委员、副校长冉启平上台发言,表达了对盛际小贷的感激之情,并承诺将珍惜这些书籍,带领学生们努力学习金融知识,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简短而庄重的捐赠仪式后,双方代表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美好的瞬间。最后,重庆市奉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李圣保同志上台发言,他对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强调了完善教育体系的重要性。李理事长指出:“强化青少年的金融教育是活动的关键,夔州小学正缺一批宝贵的书籍,我们将继续支持类似的教育项目,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平等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此次“金融书香行”活动共捐赠了1370本金融知识书籍,涵盖了理财、投资、经济等多个领域,为夔州小学的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盛际小贷通过“金融书香行”活动,为夔州小学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金融知识资源,体现了公司对金融教育的重视和对未来金融人才培养的承诺。此次活动不仅响应了国家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号召,还特别强调了防范非法集资和反诈教育的重要性,有效提升了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期待未来能举办更多此类活动,共同推动金融知识的普及,培养青少年的财商素养,为社会的金融安全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魏京婷)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