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雷入股太保再辩论:寿险估值消失了五年 保险滚动新闻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凯雷入股太保再辩论:寿险估值消失了五年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08月03日 11:26
江小山


     太保估值与“消失的五年”

    记者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太保寿险2004年的一年新业务价值为18.83亿元,如果按照7-9倍的标准来计算,太保寿险的一年新业务价值为118.6亿元~156.26亿元之间。

    如果简单地扣除2004年高达负51.65亿元的净资产,以及近30亿元的利差损。那么太保寿险的价值区间为36.95~74.61亿元之间。凯雷不到50亿元的估值差不多是这一区间的中位数。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凯雷估值的合理性。

    不过,这一算法忽略了两个因素,第一,1999年6月以后赚钱保单的价值;第二,7~9倍的倍数并不算高。

    对于第一个因素,记者无法获得相关的数据,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至1999年之后,太保寿险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公开数据称,过去几年,太保“业务年均增长54%,利润年均增长保持在22%以上”。

    前述私募基金研究员称,2005年太保寿险的新单价值估计为20亿元左右,倘使按照10倍估计,太保寿险的价值也可达到200亿元左右。

    而今年年初的太保寿险工作会议上,太保高层也首次透露,2005年,太保寿险首次实现盈利。

    2001年澳大利亚安保集团(AMP)入股时,对太保寿险的估值接近100亿元。但是,仅仅5年之后,凯雷的估值却仅为一半。

    如果这两个估计都符合当时太保的价值,仅就两个数字而言,过去五年仿佛是“消失的五年”——太保寿险不仅没有增值,反而减值了。这似乎也令人费解。

    对此,这位董事同时也提醒,不能忽略其他的因素,例如保险市场已经开放,牌照并不一票难求;2001年之后至2004年,太保寿险的经营并不理想;以及谈判的冲刺阶段,来自监管部门的压力等等因素。 

    附加性条款之谜

    前述董事称,除了一次性付款外,其他条款上,双方互有妥协。

    此前市场称,太保集团将整体实现上市,而凯雷也支持这一战略。甚至6月份,太保董事长王国良也告诉本报记者称,正在紧锣密鼓地操作集团上市的计划。

    这位董事称,完整的安排是,先集团上市,后寿险上市;但是如果集团上市不成,允许寿险单独上市。

    熟悉国内投行业务的人士称,尽管“集团先上,子公司后上”的模式,国内市场鲜有案例。但是仅仅从投行技术的角度,是存在可行性的。

    实际上,不仅寿险,太保产险引入外资时,外资也曾经提出类似的“支持产险上市”的要求。

    这样的妥协出现一个意外的结局,不管集团的命运最终如何,寿险是一定要上市的。这显然为凯雷的战略退出留下通道。

    实际上,伏笔在太保集团设计战略之初即有体现——太保集团2000年底以来的战略是“集团上市,寿险合资”。

    但是,记者获得的一份材料认为,“产、寿分别合资的战略和集团整体战略不符。”除了“股东利益难以协调”之外,“现行产寿险分别合资的方案将给集团整体上市造成实质障碍”。

    该材料建议,太保最好的策略是“以集团公司作为基本的融资平台”,“集团公司可以优先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基本解决寿险的偿付能力问题”。

    这一模式和平安极为类似——平安也是在集团层面先后引入高盛、汇丰等外资股东,并且通过集团高比例控股各子公司。

    不仅如此,这份资料还建议,“在偿付能力基本充足,各项财务指标良好的条件下,太保集团可进一步考虑实现境内、外上市,建立持续的股本融资渠道”。

    但是,该资料认为,“在集团公司完成战略引资后,太保集团将私募的资金(集团私募25%的股份)和发行上市募集资金(初步方案为发行不超过22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约25%)投入寿险公司,将使寿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满足直至2008年的经营需要。”

    但是,从最终结果分析,这一提议最终没有被采纳。其中波折,外界至今仍不得而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