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沪上20家中外资险企再签公约自律 自律更需他律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0月10日 08:03
黄蕾
    9月29日,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牵头的上海财险公司车险自律公约签署仪式上,在沪上15家中资财险公司和5家外资财险公司老总们的面前,上海保监局主抓财险业务的副局长邓雄汉直言不讳:“希望在座各位真正能做到‘台上签约’、‘台下自律’。”而这一席话背后折射出的是去年自律公约对车险市场的约束力的脆弱。

    而一直对竞争对手变相降价义愤填膺的沪上各家财险当家们,再次坐到一起,签署车险“自律公约”,承诺交强险每单手续费不超过4%,商业车险每单手续费不突破15%的行业游戏规则。二度签署车险自律公约,市场对“公约究竟能走多远”的关注明显多于其公约本身的自律内容。

    自律战的主角

    来自上海20家财险公司的老总在公约上签字盖章,以表示对该合约的重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保险监管当局对自律公约的推介和倡议似乎更加不遗余力。

    2003年,车险作为中国保险费率市场化的排头兵率先被放开费率管制,各家公司拥有自主定价权。当初,为避免各家产险公司在价格上拼杀,保监会作出硬性规定:车险代理手续费不得超过实收保费的8%。如今,这一规定早已名存实亡。   

    我们看到的车险市场的竞争景象是:很多小公司为了争夺车险业务,在压低车险价格的同时,还抬高了给代理商的手续费;而占有车险客户资源大头的车险代理商,在保险机构数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在哄抬保险公司支付给他们的手续费;一些遵守行业规则不愿破坏手续费规定的公司,反而“无米下锅”,整个车险行业亏损连连,违规现象层出不穷。

    监管部门终于坐不住了。为抑制车险市场的恶性竞争,去年12月,上海25家产险公司签署了车险“自律公约”:承诺第三者责任险手续费不超过8%,车险及附加险手续费不突破15%。

    但公约的高压效应似乎并未凸显,这种不良竞争的阴霾笼罩着整个2006年。保险公司依然能曲线通过某些不规范的手段变相降价或抬高手续费以获取车险市场份额,比如,通过无赔款优待、随人因素、随车因素等方式给予投保人超值优惠,向被保险人赠送其他保险产品等方式变相降低车险费率等。

    在国内保险业涌动自律公约潮的今天,这种当初信誓旦旦签署自律公约,后又草草收场、徒留尴尬的窘境并非仅出现在上海,全国许多地区保险市场的自律公约都似昙花一现。

    谁会捅破公约的天花板

    毋庸置疑,目前来看,上海去年试图通过签署自律公约形式彻底抑制车险手续费恶性竞争的计划,虽不能说是完全失败,但效果确定不明显的。再度签署自律公约,某种程度上显示了监管层对杜绝低价违规竞争的决意。

    在这种公约日渐式微的情况下,上海这次车险自律的签署值得玩味,也更值得期待。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朱守中代表与会老总发言,人保财险上海分公司将起带头表率作用,并诚邀同业及社会各界监督。

    但去年自律公约的近乎夭折仍然值得我们反思。市场不时传来阵阵质疑声:面对新兴保险公司的来势汹汹和外地财险公司跨区的攻城略地,联手自律的公司是否还能遵守游戏规则?

    抢占市场份额是财险公司对低价违规竞争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只要有一家率先出手,其他公司就不会坐视客户流失而纷纷跟进。那么,公约将不攻自破,逐渐瓦解,这与监管层一直以来的用心良苦背道而驰。

    事实上,在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的眼下,这种保险自律联盟的作用也是短暂的。一家财险公司高管在面对记者“能坚持自律多久”的质疑时坦言,在同业咄咄逼人的气势与一纸公约之间,公司有时确实难以抉择。

    采访中,记者能感受到,这些在公约上签字的保险公司正受到利益与原则的双重考验。新进入市场的保险公司或外地保险公司正迅速抢走大量车险业务,同时,保险代理商的种种利诱也让保险公司无法招架。在多方竞争的冲击下,车险实行自律公约的可持续性前景难料。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似乎对此次车险自律前景有所预见,特别在公约中增加了建立车险自律监督机制一项内容,并同时成立车险自律执行委员会和建立车险自律违约保证金制度,自律公约实施细则及保证金制度的管理办法将另行制订。

    自律更需他律

    眼看手中的客户源源不断地流失,一些公司开始抱怨公约束缚了他们的手脚。这抱怨声为我们敲响了一次预警,提醒我们签署自律公约固然有利于规范市场,但单纯寄望于自律是不现实的,相比之下,他律显得更为重要。

    而他律的核心便是打破过去依赖低价竞争的习惯,转向差异化竞争,保险服务将是保险公司差异化比拼的关键。令人欣喜的是,现在,不少公司都在产品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上动脑筋,纷纷提出“女性买车险有别男性”、“3000元以下小额案件立等可取服务”等理念,目的就是为了夺人眼球、打造核心竞争力、抢占先机。

    对主营车险的国内财险公司来说,在外资保险公司尚未全面涉足车险领域前,尽早准备好与外资叫劲的实力,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来彻底打破行业自律公约的脆弱怪圈。

    值得一提的是,从10月1日起,上海将率先实行商业三者险浮动费率,这正是一个考验保险公司自律能力的时刻,保险公司是否会遵守签署时的承诺,拭目以待。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