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999年,中国内地第一份投资连结保险在上海诞生,至今已有六七年光景。这种新型险种可谓命途多舛。当年它被作为一种“保险+投资”的新产品推出时,借着股市的短暂牛市和强大的推销团队,势如破竹,一度成为寿险产品新锐。然而之后股市下跌,投连险投资回报率迅速下降,规模大幅萎缩。投连险一度被业界称为“中国保险业的早产儿”。
背景:保险根本意义在于提供经济上的保障,即保户通过支付小额保费抵御其可能发生的大额损失,这也是保险区别于其他金融工具的主要特征。而投连险在给投保者提供保险的同时,还替投保者投资,但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必须由投保者承担。通俗地说,所谓的“投资连结”就是将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连结”给客户。
因此,对这一保险产品的权利义务进行实质分析,就会发现,投连险雷同于开放式基金。它已经横跨保险、信托和证券三大领域。
不可否认,当年投连险推出,是中国保险产品一大创举。1996年开始,寿险公司销售了大量的与央行基准利率挂钩的预定高利率产品,而央行从1996年6月开始,连续8次下调银行基准利率,致使寿险业出现了大量利差损。投连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的。
风险:投连险鼎盛时期占到市场份额的60%~70%。但是随着中国股市2001年下半年一路下跌,投连险进入寒冬。2002年,投连险遭受史无前例的退保风潮,市场的反应用“混乱”和“恐慌”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此后,保监会出台文件,从信息披露、费率限定、投资账户的资金比例、保险公司管理费用的提取比例等方面规范了投连险产品。往日的喧嚣归于平静后,第二代、第三代投连险又重新面世。
影响:投连险坎坷的经历,折射出中国保险业在保险资金运用上的尴尬——保费收入大量增加却苦于国内投资渠道狭窄、投资产品匮乏而面临资产运用上的困境。此外,投资型保险实质是一种开放式基金,这对保险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信息披露、软件和硬件投入等,提出很高要求。国内保险公司距离这样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不管怎样,投连险的推出使寿险产品从单纯的保险保障领域,拓宽到提供保险与投资理财服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领域。新型保险产品逐渐替代传统固定利率型产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投连险这个“早产儿”必将成长。 (转自 当代金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