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借壳平泰 中和人寿起死回生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1月12日 15:43
唐君燕
    近两年申报批筹的未果,令浙江民企想要建立本土保险公司的热情渐冷。

    本报独家获悉,两年前由浙江省政府牵头,民资参与筹备的浙江中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和人寿”)筹备组已在今年年中时候,和平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平泰人寿”)筹备组整合。

    消息人士透露,整合后的中和人寿将以平泰人寿名义进行公司成立的各项申报工作。

    看来,在继昭德人寿更名“正德人寿”获得开业牌照之后,浙江的中和人寿也会步昭德后尘,通过寄生平泰人寿获得正式名分。

    合并

    “不叫合并,还在审批中。”原中和人寿筹备组负责人郑秋根说。但他并没有否认中和人寿与平泰人寿的牵手。

    2006年9月1日,平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筹)发起人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召开。在参股股东中资银信担保公司的网站上,有这样一条信息,该公司作为参加会议的十家发起人代表之一,共同签署了平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发起人协议书,并成为并列大股东之一。

    发起人会议是在中和人寿与平泰人寿明确合并意向之后召开的,知情人士透露,而此前,平泰人寿一直在为股东资金发愁。

    “平泰人寿没有股东,但有保监会关系和牌照。”知情人士表示,中和人寿和平泰人寿的合作是出于互补。

    一方面,参股中和人寿的股东,尽管一开始曾有浙江省政府方面给予支持,但在两年的时间里一直得不到保监会对筹备的正式批准,开始打起退堂鼓。“中和人寿原来资本金基本都到位了。”知情人士表示,但后来股东又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平泰人寿虽然在2004年保监会一下放开的18块中资牌照中获批筹,但因为股东资金的不到位而始终无法进入开业前的筹备状态。

    于是,一方有牌照,一方有股东资本金,二者最终走到一起,一同修炼正果。

    “这并不影响浙江产生本土保险公司。”浙江保监局相关人士表示,平泰人寿筹备组已经从原来的北京搬到杭州正式办公。因此,对浙江省而言,无论是原先的中和人寿,还是现在的平泰人寿,都会是一家总部在浙江杭州的全国性寿险公司。

    股东新架构

    两年多的时间,却始终没能获得保监会批准正式筹建,除了中和人寿的生不逢时,知情人士透露,这也和中和人寿自身股东状况有关。

    大约在两年前,时任泰康人寿杭州分公司的总经理郑秋根正式离职,筹建中和人寿。并且,籍贯绍兴的郑秋根当时也拉到了绍兴的几家民企入伙。

    对富裕的浙江而言,本土保险主体的缺位一直是浙江保险的一个遗憾。和浙商银行一样,中和人寿的筹划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浙江省的积极配合。省政府在前期资金和人员配备方面一直给予筹备组强力的支持;而且,由于保险公司的特殊性,因此在对民资股东的筛选中,浙江省政府也充当着严格的把关者。

    而根据本报一年前了解的情况,在中和人寿已经筹备的民资中,当时主要分为民营集团和股份公司两块。其中,尤以绍兴的一些中小板上市企业,以及一些省属大型民营集团为主。

    据不完全了解,彼时中和人寿已确定签字注资股东有10名,资本金5个亿,每个股东最大股本5000万。至于为何定5亿资本金,相关人士曾表示,中和人寿的设想是初期先做5家分公司,因此5亿资本金是一个可以承受的数额。而且,如果发展顺利,需要增资扩股并不是大问题。

    未料到的是,中和人寿前期筹备一波三折。今年初,原定主要由民间资本发起并筹建的中和人寿股东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有消息表示,即将筹建的中和人寿将实行国有、民营和外资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据透露,民营资本中,依然以绍兴的一些中小板上市企业以及一些省属大型民营集团为主;外资方面,有新加坡最大的一家财产险公司已与省市有关方面接触过,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根据今年公布的《浙江省保险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浙江省要达到保费收入600亿元,年均增长17%,保险深度3.5%,保险密度1200元,资产总额1000亿元。增设2家以上法人保险机构,保险主体争取达到50家以上,引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专业健康保险及经营企业年金有优势的专业保险主体。此外,《规划》还提出浙江保险业的战略目标,要在业务、体系、创新、诚信、人才、监管等方面取得全国领先。

    这种背景下,或许中和人寿借壳平泰人寿的复生之路会进行得相对顺利些。
 
来源: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