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经营理念存落差--"洋保险"蜂拥而来拷问"理赔难"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2月15日 08:33
沈国仪
    2006年江苏全省保费收入达到502.83亿元,已连续4年蝉联全国冠军。省保险行业协会有关人士在提供这一数字的同时告诉记者,江苏保险密度为671元,保险深度为2.8%,均比世界平均水平(密度512美元、深度8%)还低很多,江苏保险业的发展仍有巨大的空间。

    “洋保险”正是看到了市场的广阔前景,近年来蜂拥而至。去年有6家外资险企进入江苏,新年伊始,又有联泰大都会、招商信诺人寿和瑞泰人寿等4家排队待批。业内专家预测,未来三五年,江苏将是中外险企竞争最激烈的“战区”。尽管目前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规模仅占全省的1%,但是他们的热情丝毫不受影响。

    为何外资保险公司如此钟情江苏市场呢?已经申请进入的联泰大都会中国区总裁齐莱平打了个形象的比方:“从前两个卖鞋的人到非洲,看到非洲人都光着脚,第一个人傻眼了:‘完了,鞋子卖不出去了。’另一个人却高兴地说:‘太好了,这么多人没穿鞋,这下可有得卖了。’”也就是说,“洋保险”不仅仅看到了市场的前景,更看到了不少中资险企重承保轻理赔、重规模轻服务的经营理念上的落差。

    不久前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一位被保险人投保2年后死亡,受益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却遭拒绝,理由是投保人投保时隐瞒了精神病史。后经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调解,最终以保险公司补偿原告12万元结案。

    同样发生在南京的另一件理赔案却令人深思:王女士通过银行购买了一份“洋保险”,天有不测风云,几个月后意外身亡。在其家人同事无一知晓的情况下,这家外资险企在回访得知后,立即启动了紧急理赔机制,主动送来了25万元巨额赔偿金。

    为何同一类理赔案,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呢?主要在于两者经营理念的差异。不少险企正是本着只要“卖”出保单就万事大吉的思想,往往保险事故发生后,部分险企就不按合同约定,找出种种理由惜赔、拖赔、欠赔,甚至无理拒赔,使“承保容易理赔难”成为广大消费者对保险普遍缺乏信任的一个顽症。

    “承保容易理赔难”,与部分险企“宽进严出”的经营管理模式有直接关系。一些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素质不高,为了拉到保单,不惜用夸大的说法来拉拢客户,如故意夸大赔偿范围、不把职业和疾病史对理赔的影响告诉客户,等等。而外资险企在用人上就严格把关,海康人寿到南京第一年只招70多人,实行宁缺勿滥的“西点计划”,清一色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录取后还要进行严格的培训。新近登陆南京的恒安标准人寿更是提出了“无保险从业经验”的要求,并独树一帜地实行员工制。可以说,严格管理就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纠纷的发生。

    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不少中资险企热衷于利用行政部门的“权柄”开发强制险种,有的还陷入了高额回扣的恶性竞争。而外资险企则更看重自己在市场中的美誉度,无论在南京新街口商业圈,还是在街道两旁,形象广告鳞次栉比。在混乱的团险市场上,几乎所有“洋保险”都作壁上观。初来乍到的“洋保险”准备打的是一场持久战:美国友邦将有“寿险教父”之称的徐广正从台湾移师南京,会讲5国语言的中宏人寿赵哲明抢滩金陵,种种迹象表明,外资险企意在长远。

    由此看来,如何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化解诚信危机,是摆在中资险企面前的当务之急。在率先对外开放的保险市场,年轻的民族保险业需要经历一场深刻的洗礼:不仅要向先进的硬件设施看齐,更要学习开发市场的创新精神,学习“洋保险”那种尊重和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对客户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中外险企的竞争,最终是一场比服务、比信誉、比品牌的较量。
 
来源:星辰在线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频道精选
 财经业内人士认为:股市下半年纠错性上扬可期
 产业深圳万人团购房活动过火 报名网站数次瘫痪  国际西方媒体妄指中国发动"货币战争" 我回应
 评论天士力丹参滴丸存在毒副作用?
 科教"神七"发射时间:首选25日晚9时10分左右  娱乐巩俐入新加坡国籍 娱乐公司欲5000万签刘翔
 视频共赢奥运--便宜坊让北京老字号更快更高更强  互动专题: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搜索:
理财进行时
·
·
·
·
消费无极限
·
·
·
·
法眼观天下
·
·
·
·
·
·
财经风景线
·
·
·
·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