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保监会的人士回应《财经》最新一期封面文章“‘内部人’关国亮”,称保监会已尽最大努力,运用保险保障基金收购新华人寿问题股东股权,属于“市场化收购”
此次收购后,保险保障基金将持股新华人寿22.53%,成为新华人寿第一大股东。消息人士称,保监会接下来将敦促新华人寿召开股东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目前这一届董事会早在2005年12月即告届满
接近保监会的人士回应《财经》最新一期封面文章“‘内部人’关国亮”,称保监会已尽最大努力,运用保险保障基金收购新华人寿问题股东股权,属于“市场化收购”
此次收购后,保险保障基金将持股新华人寿22.53%,成为新华人寿第一大股东。消息人士称,保监会接下来将敦促新华人寿召开股东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目前这一届董事会早在2005年12月即告届满
“保监会已经做了最大努力:一是尽力大规模检查,二是撤销了关国亮的职务。”5月2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财经》杂志刊发封面文章“‘内部人’关国亮”后,接近中国保监会的一位人士对《财经》记者说。
《财经》封面文章披露,保监会已决定动用保险保障基金,购买新华人寿三家“问题股东”——隆鑫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格林岛投资有限公司、东方集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这三家公司分别持有新华人寿10%、7.51%和5.02%的股权,合计持股22.53%,共2.7亿股,收购价格为每股5.99元,总转让价格达16.19亿元。
5月29日下午,保监会在网站上刊出《关于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批复》,证实了保险保障基金收购新华股权事项。上述股东都存在挪用新华人寿资金和出资不实的问题。“保监会让他们承诺还钱,也列了时间表,但后来他们没有实现承诺。”前述人士说,“所以只能让他们出局,但以什么价格转让他们在新华人寿的股份?这事不能由政府定价,要遵从市场化规则。”
工商资料显示,2001年至2003年间,三家问题股东相继从新华人寿老股东处受让2.7亿股,入股资金合计8.28亿元,相当于每股3.07元。此次保监会以16.19亿元收购前者股份,溢价近一倍。
对此,接近保监会的人士表示,新华人寿近年资产规模上升很快,其股权价值已大大提高。“保监会请中介机构对新华人寿股权价值作了评估,评估价比每股6元的价格高出很多。而且现在外面很多人提出收购新华人寿股权,低的开价8元,高的开价10元。”
然而市场人士对此举也有不同意见:问题股东当初入股新华人寿并未真实出资,为何此次还要以市场化价格收购其股权?有意见认为,应以司法手段处置新华人寿问题,比如可对问题股东的股权先予以司法冻结,在调查清楚其挪用新华人寿资金等问题后,再以司法手段处置其股权。
接近保监会的人士解释说,新华人寿的问题非常复杂,保监会是在事态极度复杂的情况下秉公执法。“我们发现问题后,立即控制了相关违规投资的资产,把产权、股权划到了新华人寿名下。”
保监会自2006年9月启动对新华人寿及其前董事长关国亮的调查,至今已有八个月。调查耗时持久,迟迟未有结论,这也在客观上为关国亮的一些举动提供了空间。
2006年末,就在保监会展开调查期间,关国亮将其名下的北京华平大厦售予北京世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交易价格为10.5亿元。世茂先期交付5亿元定金,关立即将这笔巨资拆借给深圳航空有限公司,作为增资入股款。在外界看来,当时关挪用新华人寿巨额资金尚未清偿,在欠债不还的情况下仍能增资深航,实属大胆至极。
对此,接近保监会的人士表示,保监会一直密切监控新华人寿及关国亮的相关账户,但“这笔5亿元资金还是出去了,我们发现后马上采取措施,让他们补上。”
无论如何,保监会此次运用保险保障基金收购问题股东股权,令拖延已久的新华人寿调查取得突破。这也是保险保障基金自2005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运用。至2006年末,保险保障基金总额达到80亿元,此次收购新华人寿问题股东股权耗资逾16亿元,占基金总额高达两成。
“保监会运用保险保障基金收购股权,已经过保险保障基金理事会批准,也符合法律程序。”接近保监会的人士说。
此次收购后,保险保障基金将持股新华人寿22.53%,成为新华人寿第一大股东。前述人士表示,保险保障基金只是“阶段性”持股。但他未透露这部分股权未来的归属。
消息人士称,保监会接下来将敦促新华人寿召开股东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目前这一届董事会早在2005年12月即告届满。
“保监会的目的是保护投保人的利益,保护股东利益,让公司稳定下来。”接近保监会的人士说,“公司稳定下来后,才可以谈其他问题。”
受关国亮事件影响,新华人寿今年以来保费收入减少,业务下滑很严重。“现在新华已经不是国内第四大寿险公司了。”前述人士说。
更多精彩请访问《财经》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