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要求再扩农业保险覆盖面
中国保监会研究制定的《关于做好2008年农业保险工作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天正式印发。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各保监局和相关保险公司应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工作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财政安排的保费补贴规模,做好协调地方财政配套补贴,实现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的工作目标。
据了解,2007年财政部首次列支21.5亿元的预算额度开展保费补贴试点,其中对吉林、四川、新疆、江苏、湖南、内蒙古6省(区)的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5种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给予10亿元的预算额度,对全国能繁母猪保险给予11.5亿元的预算额度。财政的大力支持使农业保险获得长足发展,截至2007年年底,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农作物承保面积达到2.31亿亩,农业保险覆盖全国4980.85万(户次)农户,保险金额达到1126亿元,保费收入达到51.84亿元,同比增长514.95%。
“今年财政部又下发了《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和《中央财政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不仅将保费补贴的区域范围扩大至全国主要粮食产区,而且补贴品种也有所增加,在种植业方面增加了油菜和花生两种油料作物的保费补贴,养殖业则将奶牛保险也纳入了补贴范畴。”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董波介绍说。
董波表示,尽管去年农业保险发展势头很好,但较低的覆盖率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保险支农、惠农作用的发挥。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再次加大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力度,保险业应当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深入发展,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与此同时,要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在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同时,大力推动生猪保险、经济类农作物保险,积极为规模化养殖户、龙头企业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服务,延伸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满足农业和粮食生产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增强农业和粮食生产抗御灾害的能力。
针对农业保险点多面广、承保标的较为分散、承保难度较大、承保成本较高的特点,《指导意见》强调,各保险公司应切实加强成本控制,通过不断扩大承保覆盖面、创新承保方式等多种手段,有效降低成本支出,不断降低经营费用率,从而切实降低农民的负担水平。在开发农业保险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财政的补贴能力、费率与风险责任相匹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费率水平,逐步探索农险产品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此外,要做到农业保险单独核算,建立巨灾风险应对机制,提高农业保险抵御洪涝、干旱、台风、雪灾以及重大疫情等巨灾风险的能力,确保对受灾农户的赔付能力。
据董波介绍,保监会和各保监局将在现有的产品管理体制中建立农业保险产品“绿色通道”,对各保险公司报备的农业保险产品在第一时间予以备案。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产品将由各保险公司总公司向中国保监会备案,各地方政府支持的农业保险产品经各保险公司总公司同意后,由当地省级分支机构向当地保监局备案。
金时网-金融时报
保监会发布意见 努力扩大农业承保覆盖面
为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中国保监会昨日下发《关于做好2008年农业保险工作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保监会要求,今年要努力扩大承保覆盖面,增加保险产品以涵盖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要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切实防范农业保险风险。
保监会在指导意见中明确了六个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满足农业和粮食生产对保险服务的需求;切实提升农业保险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把农业保险办成民生工程;加强风险管理工作,切实防范农业保险风险;以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为着力点,加强农业保险监管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努力为农业保险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宣传动员,努力为农业保险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就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的要求,保监会指出,以中央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为契机,大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深入发展。认真研究保险责任范围,开发适合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保险产品,使保险责任范围涵盖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全过程。
保监会明确,要认真研究可承保农产品种,为多元化农村经济提供保险服务。种植业方面要做好小麦、水稻、玉米、棉花、以及大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的保险工作;养殖业方面要在继续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奶牛保险工作。
保监会强调,切实提升农业保险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把农业保险办成民生工程。加强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对农业保险业务的政策倾斜力度,建立规范的理赔服务流程,加大防灾防损投入,加快农业保险人才队伍建设。
就农业保险中的风险管理工作,保监会特别强调,要综合考虑多种风险因素,科学合理地对农业保险产品进行定价,费率要与承担的风险责任相匹配。
证券时报 徐 涛
春耕及时雨 政策性农业保险将全面铺开
CCTV.com消息:
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今年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品种都将成倍增加。
记者现场:随着天气转暖,冀中平原上已经是一片郁郁葱葱,但是这里的农民却并不敢掉以轻心,这里的农民有句民谚,七成收,八成逮,九成十成就撅嘴。
农民 贾树义:
逮就是什么呢,咱们老百姓说话,就是红眼珠了,赶紧收起,你比如说,咱们这麦子,七成熟咱们得收了它,不收它到了八成熟啊,你要说(来了)雹子、风啊,咱们就算是绝产了,到了十成熟撅嘴(是说)雹子来了,风来了,咱们就一点收成都没了。
根据统计年鉴,河北耕地有一亿多亩,每年受灾的面积都在一千万亩以上,正是因为缺乏保障,麦子不熟透,只要能收就收,在当地是个普遍现象。贾树义也想过上保险,但总觉得有点买不起。
农民 贾树义:入保险是百分之百的好,你要叫我个人出(全部)保费,反正有点脑袋瓜有点反应不过来。
前些年农业保险领域出现了一个怪圈,农民想投保,但交不起钱;农民能接受的,保险公司又赔不起。高赔付导致了农业保险的高保费,而高保费又令更多的农民买不起保险。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财产险监管部副主任董波:随着今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力度加大,无论是农业保险承保的面积、农业保险的影响,还是农业保险对农业支持的作用,都会有显著提高。
今年中央财政给予政策性农险的保费补贴将达数十亿元,因此,今年的农业保险将涵盖农业生产的全过程。.试点省份将由去年的6个扩大到几乎所有的产粮大省,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病虫害和疫病都将纳入保障范围,在去年试点补贴承保的小麦等五个品种之外又增加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养殖业方面在能繁母猪之外新增奶牛保险。预计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总规模将超过百亿。
我国农业保险即将迎来新一轮"扩面"及发展高峰期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毛晓梅、王文帅)被称作农民“保护伞”的农业保险,在我国将迎来新一轮“扩面”及发展高峰期。记者7日从中国保监会获悉,保险业积极落实今年中央财政各项保费补贴政策,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农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农险在农业抗灾减灾及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以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2007年是我国农险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一年。去年,中央财政首次列支21.5亿元预算额度在6个省份开展了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棉花5个种植业保险品种的保费补贴试点,并在全国范围启动了能繁母猪保险的补贴试点。
目前,6个试点省份农作物承保面积已近1.5亿亩,占到其播种面积的40%-50%,全国能繁母猪已承保3700多万头,覆盖面超过80%。今年初突发雨雪冰冻灾害,受灾地区已开展的农险试点在转移农业风险、减轻政府负担方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最近,财政部下发了《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和《中央财政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
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副主任董波告诉记者,根据这两个办法,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将由去年的5种增加为今年的7种,中央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比例也将由25%提高到35%,同时,试点区域将由6省份扩大到全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除了能繁母猪外,还将新增奶牛保险,目标区域是全国产奶大省。
7日,保监会正式向相关保险机构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农业保险工作保障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要围绕承保品种、承保区域和保险责任等方面,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工作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财政安排的保费补贴规模、做好协调地方财政配套补贴,实现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的工作目标。
该《指导意见》要求,各保险公司要深入研究农民需求,开发适合农业和粮食生产的保险产品,使保险责任范围涵盖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全过程。保监会同时也要加强农业保险产品管理。对中央财政支持的农险产品,由各保险公司总公司向保监会备案;各地方政府支持的农险产品,经各保险公司总公司同意后,由当地省级分支机构向当地保监局备案。保监会和各保监局在产品备案时,要依据“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原则,着重从条款是否通俗易懂、责任是否清晰明了,是否充分保障了农民的权益以及费率厘定的数据是否充分、方法是否科学等方面进行备案审查。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农业保险要单独核算,通过单独核算,真实反映各类农险品种的经营成果和损失赔付情况,以助于政府部门准确把握农业风险状况,及时调整农险相关政策。
《指导意见》强调,各保监局要加强农业保险的市场行为监管,凡涉及农险的信访投诉要做到每件有落实。
据董波介绍,目前我国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中国人保、中华联合2家全国性保险公司,黑龙江阳光、吉林安华、上海安信和安徽国元4家专业性农险公司为主体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体系;探索了政府与保险公司共担风险的联办模式,政府承担风险、保险公司代为经营的代办模式和政府政策支持下的保险公司自营等多种农险经营模式。
而为迎接农险工作的进一步“扩面”,仅中国人保一家去年就投入了2亿元资金用于涉农网络建设。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