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珠江人寿五家子公司注资升级 万能险账户单月猛增21亿

2018年08月13日 07:07    来源: 国际金融报    

  8月8日,珠江人寿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披露信息称,大幅提高了多个非保险子公司的注册资本。包括大同万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南昌西湖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崇州万达广场置业有限公司、益阳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平顶山万达广场投资有限公司。

  集中增资旗下万达系子公司

  为什么珠江人寿突然增资旗下万达系子公司?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发热议。记者注意到,在珠江人寿近期发布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5家万达产业注册资本仅为1000万元。

  根据珠江人寿官网信息,珠江人寿的非保险子公司共计9个,而万达产业占5个。最新披露的信息显示,大同万达、南昌西湖万达、崇州万达、益阳万达、平顶山万达的注册资本分别上升至1.97亿元、3.49亿元、1.79亿元、2.37亿元、2.43亿元,共计12.05亿元。

  对此,珠江人寿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该公司以“股权收购”的方式受让5家万达项目公司100%股权,并以股东借款的形式提供项目后续开发建设资金支持。截至目前,5家万达广场项目均已开业。但该公司强调,此前,5家项目公司注册资本均为1000万元,本次为了优化项目公司的股债结构,降低项目公司的整体负债率,公司将之前对上述5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的部分股东借款转为注册资本,并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非对项目公司进行新增投资。

  投资动作备受监管关注

  据了解,珠江人寿去年先后拿下了大同万达、南昌西湖万达广场和崇州万达广场、益阳万达广场、平顶山万达广场5家万达系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频繁的投资动作也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去年10月份,原保监会发布监管函〔2017〕31号文件,指出珠江人寿经营管理层运作存在不规范问题。同时,还指出珠江人寿关联交易管理存在不规范问题。一是资金运用关联交易比例不合规;二是关联方档案不完整,管理不规范;三是关联交易未识别未报告。

  对此,原保监会对珠江人寿提出四项监管要求。其中一项影响较大,即自本监管函下发之日起六个月内,禁止珠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间接与关联方开展下列交易:1.提供借款或其他形式的财务资助;2.除存量关联交易的终止行为(如到期、赎回、转让等)以外,开展资金运用类关联交易(包括现有金融产品的续期,以及已经签署协议但未实际支付的交易)。上述六个月期满之日起三个月为观察期。观察期内,保监会将对此项监管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视情况采取后续监管措施。

  受以上政策影响,珠江人寿偿付能力已经连续3个季度逼近监管红线。据该司近日披露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8.85%,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却仅为103.42%,不仅低于120%银保监会关注线,还直逼100%监管红线。通过查询该司2018年一季度与2017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发现,在两次报告期内其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1.94%、102.46%,而核心偿付能力溢额也连续4个季度为负值,公司偿还债务能力已出现问题。

  退保形势不容乐观

  从近期披露的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来看,珠江人寿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总计近4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4.38亿元已遭腰斩。不过,虽然保费规模在下滑,但是该公司上半年却实现了扭亏,其一季度该公司净利润为-1.66亿元,而二季度扭亏为2.86亿元。至于如何扭亏,该公司并未在偿付能力报告中给予解释。有业内人士表示,珠江人寿在保费下滑的同时实现扭亏,预计是投资收益起了大作用。

  此外,珠江人寿公司退保金额也在逐年加大。据年报显示,2014年-2016年珠江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0.7亿元、1.2亿元、151亿元,退保金额分别为0.04亿元、0.7亿元、1.2亿元,总体来看二者都在逐年走高,尤其是2016年保险业务增长接近126倍。而在2017年,保险业务收入降低至103亿元,退保金额却升高至4.1亿元。在低收入高退保的情况下,2017年净利润仅为2.9亿元,较上年度6.2亿元同比下降53%。

  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自今年4月监管禁令解除后,珠江人寿公司的万能险账户保费收入也出现飙升。1至5月份,该公司代表万能险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增长速度惊人,达21亿元,占当月规模保费收入36%,而该公司前5个月万能险账户收入分别为94万元、88万元、99万元、4286万元、21亿元。

  而自2016年银保监会对万能险严加查处之后,各寿险公司纷纷开始转型,尽管转型之路艰难,中短期险种在公司保费收入前五排名中逐渐消失。而珠江人寿却在此时开始大力发展万能险种,究竟意欲何为?针对此项问题,截至记者发稿前,珠江人寿并没有给予回复。

(责任编辑:关婧)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