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万能险约谈回头看:多款产品实际结算利率已调至5%以下

2020年09月16日 12:58    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    

  原标题:万能险约谈回头看:多数已整改,1家没到位

  01 

  多款产品实际结算利率已调至5%以下

  上个月,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对12家人身险公司的总经理及总精算师进行了约谈,主要是发现部分人身险公司万能险账户财务收益率低于实际结算利率,存在利差损等风险隐患。 

  小编梳理后发现,经过1个月的调整,有11家险企已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调整,多款产品实际结算利率下降至5%以下,甚至还有1家公司停售了相关产品;但仍有1家险企未能及时调整实际结算利率,其中一款产品的结算利率达6.35%。 

  除这12家被约谈的人身险企业外,目前市场上部分万能险产品的实际结算利率仍高于5%。 

  为何实际结算利率如此重要?一般来说,万能产品账户有两个很重要的指标,分别是保底利率和实际结算利率。其中,目前监管规定保底利率不得超过3%,转入万能账户的和后期可能追加的资金,都可以按照这个利率获得保底收益;而实际结算利率即万能账户的实际受益,各公司每月都会在官网公布具体的利率指标,也是直接与消费者利益挂钩的。 

  虽与消费者利益直接相关,但实际结算利率绝不是越高越好。此次约谈的目的,就是由于万能险账户财务收益率低于实际结算利率,导致其可能出现利差损风险,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曾经的2016年、2017年,一些险企的万能险账户的实际结算利率一度可达8%-9%,近年来,由于人身险企业转型速度加快,该指标持续回落,目前多数险企均保持在5%左右。 

  小编选取了6家公司的万能产品进行了简单对比(具体见下图),其中,前三家为头部保险企业,后三家为此前被约谈的公司。经过比较可以看出,目前6家企业万能账户的实际结算利率均保持在5%及以下,且被约谈的3家企业的实际结算利率均较此前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表格供参考,如有出入,以产品条款为准

表格供参考,如有出入,以产品条款为准

  02 

  万能险:业务虽缩水 监管仍紧盯

  自2016年原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后,监管规范万能险的步伐加快,而影响业内深远的《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即“134”号文)又有力遏制了中短存续期产品,强调保险回归保障本源,险企要发展保障型产品。 

  权威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保险业激进的投资理财型业务得到遏制,寿险业务的中短期保费占比从31%的历史高点降至4%;今年上半年,银保监会网站数据显示,代表万能险保费收入的人身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达4345亿元,同比减少1/4。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万能险发展局面一方面是由于监管一直鼓励险企发展长期保障型产品;另一方面也与近两年来大型保险企业积极回归保险本源,主动压缩中短期万能险等做法有关。 

  从目前的销售情况看,万能险只是沉寂,但并未消失。例如此前炒得火热的各类年金险产品,就有很大一部分搭配万能账户,消费者花钱购买产品后不提取返还金,返还金进入万能账户实现二次生息(这段时间消费者可以继续追加投入)。 

  实际上,万能险虽然愈来愈“低调”,但监管的“目光”却一直紧随。今年以来,监管就多次以各种方式强调加强万能险监管措施。 

  其中,中国银保监会开展的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中,明确要求要将保险机构的万能险业务单独列出,具体包括万能单独账户的资产未单独管理、在同一万能单独账户管理的保单未采用同一结算利率等。 

  在此之前,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强化人身保险精算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也重点对季度监测机制进行了完善,除将责任准备金覆盖率纳入监测指标体系,还强化了对万能险等业务监测。 

  业内人士表示,万能险的结算利率进一步下调是大势所趋,保险公司应引导消费者形成对长期利率变化趋势的理性预期,避免大量退保而影响现金流。所以,面对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保险公司应寻找更多的资金出口,尽快调整投资结构、提高资金运用水平。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万能险约谈回头看:多款产品实际结算利率已调至5%以下

2020-09-16 12:58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