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张保险罚单落地 2021年强监管态势延续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21年以来,各级银保监局累计对多家保险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开出罚单110张,累计被罚1700余万元。从案由来看,涉及编制虚假资料、虚构中介业务、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之外的利益等事项。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保险业强监管态势将延续,建议保险机构加强风险及合规内控的管控力度,为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高额罚单频现
上述110张罚单中,有33张罚单金额超过20万元,其中有6张罚单金额超过50万元,更有1张“百万级”罚单。
这张“百万级”罚单由国寿财险黑龙江省分公司领取。罚单显示,该公司涉及三项违规事项:虚假下调车险、农险未决赔案估损金额;虚列费用;编制虚假报告。最终公司被罚款15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30万元。
此外,因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以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方式套取费用、商业车险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的保险费率、个人贷款抵押房屋综合保险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的保险费率等四项违规事宜,人保财保中卫分公司被罚款67万元,5名责任人被予以警告,并累计被处以罚款2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银保监局“一口气”对保险代理人开出10张罚单,将责任落实到人。罚单显示,平安人寿安徽分公司多家营销服务部的10位代理人因存在欺骗投保人的行为,均被给予警告,并被分别处以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罚款。
违规案由集中
2020年以来,编制虚假资料、虚构中介业务、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之外的利益等事项系主要被罚案由。
例如,长江财险武汉分公司在2019年6月、7月财务凭证中将部分劳动合同员工的“业务绩效”归并到劳务派遣人员的“业务绩效”中发放,涉及金额134.95万元,被予以罚款3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予以警告并罚款3万元。
人保财险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分公司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通过天津协和万邦保险经纪新疆分公司虚构保险经纪业务,虚列经纪费共计29.75万元,用于购买便民服务站电子设备等。该公司被罚款12万元,2名责任人被予以警告并罚款共7万元。
此外,平安财险宁德中心支公司因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及其他2项事由,被处以65万元罚款。3名责任人被予以警告,累计被罚20万元。
机构建议加强内控
上述110张罚单只是保险业强监管的一个缩影,保险业强监管态势仍将延续。
普华永道报告显示,2020年监管部门共开出1705张罚单,罚单总金额达2.36亿元,涉及342家保险机构,罚单数量及金额均有明显增加。除罚款外,2020年监管行政处罚还涉及撤职、禁入、停业吊销牌照等更加严重的行政处罚决定。未来不排除以上类型处罚决定成为监管处罚的常用手段。
普华永道建议保险机构加强风险及合规内控管控力度,建立良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合规及业务有效融合,联动一、二、三道防线形成闭环的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考核及问责,应用自动化合规工具提前预警。“保险机构应将满足监管要求提升到公司战略层面,及时发现业务过程中的合规问题。”
(责任编辑:蒋柠潞)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