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险开启新篇章

2025-01-27 12:48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能源车险开启新篇章

2025年01月27日 12:48    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下半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连续5个月超过50%,油车、电车已平分天下。 

  与之相对应,新能源车险业务迅速发展。2024年,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同比增长超50%。 

  繁荣背后,新能源车险投保不畅、保费较高、承保亏损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亟待解决。 

  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车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两项配套措施同步推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上海保交所联合上线运行“车险好投保”平台,新能源车车主在投保遇到困难时,可选择在此平台投保;中国精算师协会和中国银保信联合发布新能源车险赔付信息,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出险率和维修成本。 

  多部门协同 推出一揽子举措

  近年来,新能源车险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成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壮大的历程,有力服务了国家绿色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金融监管部门也在持续推动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2020年9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行业制定新能源汽车保险示范条款。2021年12月,推动新能源车险专属产品上线。 

  为了解决高风险新能源车的投保难问题,2024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明确交强险不得拒保,商业险愿保尽保。 

  2024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又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从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机制,提升行业新能源车险经营水平等方面作出细化部署,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指导意见》是在《征求意见稿》基础上广泛调研、完善形成的,并由金融监管总局单独发文变为四部门联合发文。 

  “新能源车险是一项系统性业务,环节多、流程复杂,仅凭保险业一方无法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联合整车厂、维修、配件等企业协同推进,更需多部委的统筹协调。”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所长魏丽表示,保险公司开展新能源车险业务,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风险因子的数据获取,而四部门协同有助于打破数据壁垒,促进新能源车精准定价,应保尽保。

  “《指导意见》通过一揽子政策举措,着力推进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侧改革,通过综合施策来系统化解上述矛盾和问题,有效满足人民群众车险保费需求,更好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负责人表示。 

  降低维修成本 解决“保费较高”问题

  “新能源车的保费太贵了,比燃油车贵出好多。”刚刚购置了一台新能源汽车的王先生表示。尽管他仅选择了最基本的保险,但第一年保费就高达7000多元。 

  这并非个案。“虽然这3年没有出险,但在续保时保费价格还是比去年高了。”年初刚续保的一位新能源车主刘女士告诉记者,“一下子涨了800多元!” 

  如何破解新能源车保费高问题?相关业内人士指出,根本路径在于降低维修使用成本。 

  对此,《指导意见》提出4条举措:一是推动降低维修成本,二是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三是推进数据跨行业共享,四是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 

  “新能源汽车存在维修方法复杂、维修成本高甚至无法维修等诸多问题。此外,维修渠道单一、维修标准不健全,也是导致新能源车险保费高的原因之一。”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保研”)总裁刘树林表示,许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创立时间不久,其后市场维修网络尚未成形,相对传统燃油车来说,大部分维修、养护作业只能在车企自有网点进行。无论是保险公司还是消费者,可供选择的后市场服务尚不如传统燃油车那么丰富和完善,导致维修价格相对较高。 

  刘树林表示,《指导意见》提出,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给渠道和类型,提升车辆维修和理赔标准化程度,这有利于为消费者在维修保养过程中提供更为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通过市场竞争降低相关服务价格,从而降低新能源车保费。 

  新能源汽车出险率较高也是导致保费高的原因之一。“2024年,新能源汽车中营运车占比较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使用强度偏大;新能源车主相对年轻,35岁以下车主占比较燃油车高14个百分点,车主驾龄相对较短;新能源汽车提速快、噪音小,行驶过程中外界不易察觉,相对容易出险。”中国精算师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保险公司通过驾乘操作规范手册、视频引导、现场培训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对于降低车辆故障率、交通事故发生率、保费价格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业内人士表示。 

  《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机制。 

  记者了解到,车型风险分级就是在新车上市时通过低速碰撞测试来对该车型的损失状况和维修成本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对该车型保险的赔付成本进行预测,按赔付成本的高低进行等级划分,车险费率与车型等级挂钩。 

  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该机制能够有效避免汽车生产企业低于成本销售,通过售后市场将成本转移给保险行业的不合理营销模式,督促车企从研发生产端主动降损,提升保险业在汽车后市场话语权,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比如,英国保险行业协会则和劳合社共同制定车型风险分级,共分为50个等级,为保险公司计算保费提供参考,同时,要求车辆生产商向大昌研究中心提供车辆基本参数等车险承保和赔付所需信息,并在大昌技术中心进行低速碰撞试验,否则英国各保险公司将对其车辆不提供商业险承保,仅提供强制险。 

  创新优化供给 破解“投保不畅”问题

  除“保费贵”外,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例如,近日,某地一出租车公司的多辆新能源出租车无法续保商业车险,被迫停运。 

  对此,《指导意见》明确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引导保险行业研究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为高赔付风险的新能源汽车提供有效保险保障,实现消费者愿保尽保。 

  不仅如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推动建立新能源车险风险分担机制,支持上海保交所搭建的“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首批由10家大中型财险公司提供投保服务。 

  据悉,该平台相当于兜底机制,所有新能源车主在原有途径遇到“投保不畅”情况,均可直接通过平台进行投保。 

  金融监管总局财险司负责人表示,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并上线运行“车险好投保”平台,是用中国特色方式统筹行业力量,引导财险公司主动担当作为,从根本上解决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投保难”问题的重要举措,体现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为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保障需求,《指导意见》强调丰富商业车险产品。支持保险行业围绕新能源商业车险保障需求,创新优化产品供给。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支持新能源网约车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灵活投保;研究推出“车电分离”模式商业车险产品,为相关新能源汽车提供科学合理保险保障。 

  “由于使用成本较低,当前我国新能源营运车辆比重明显高于乘用车整体营运车辆比重。而营运车辆平均行驶时间较长,风险暴露高于家用车,出险频率相对更高。”某财险公司车险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公司的数据看,新能源汽车出险率高于燃油车两倍多。 

  业内人士表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充分考虑不同使用场景的保障需求,“基本”条款保障车辆非营运风险,“变动”条款保障车辆营运风险,通过“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有利于提升保险价格与车辆风险的匹配性,推动新能源车险赔付率水平回归正常区间,同时,能够更好匹配兼职网约车和兼职营运货车的保险需求,减少投保险种和车辆用途不一致引发的理赔纠纷。

  此外,由于市场上部分新能源车是“车电分离”模式,电池成本高昂使得消费者望而却步。推出“车电分离”模式新能源商业车险产品,消费者投保时只需支付去除电池后的车身的保费。 

  “这是未来产品研发的大趋势,也是立足国情、基于实际需求开发本土化产品的有益尝试。”魏丽表示,按照市场保障需求提供保险产品本就是产品研发和创新的要义,一方面利于保险公司管控风险,精准施策;另一方面也为投保人提供了更符合自身保障需求的多样化产品选择。 

  提升经营水平 打破“承保亏损”现状

  记者从业内获悉,3年多来,新能源车险一直处于承保亏损状态。2024年,从事新能源车险的60余家财产险公司合计亏损超50亿元。 

  面对新能源车险市场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指导意见》提出了具体要求。 

  《指导意见》要求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对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进行合理优化,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新能源车险价格与风险更为匹配,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的定价科学性。

  “随着范围优化,一方面,驾驶习惯良好、车辆风险小的消费者投保,其保费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对于车辆风险较大的消费者,保费会合理匹配其风险水平。此外,保险公司能够根据车辆风险状况更加精准定价,更好地实现成本和收益平衡。”业内人士表示。 

  《指导意见》指出,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充分发挥行业纯风险保费在定价中的基准作用,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的常态化机制。优化新车型车险定价标准,综合考虑新车售价、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安全配置、车型风险分级等因素,提升定价精准度和合理性。 

  记者了解到,目前,商业车险保费计算的公式可以简单理解为“行业基准保费×NCD系数×自主定价系数”,其中行业基准保费由基准费率决定,区分地区、车辆使用性质、险种等,且与新车购置价、车龄、品牌型号等有关。 

  业内人士表示,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将进一步推动车险精准定价,提高行业精细化、差异化水平。 

  《指导意见》提出开展经济性安全性研究。支持保险行业开展新能源汽车零整比、安全指数等研究,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发布机制,引导汽车企业强化维修经济性和安全管理。 

  中保研数据显示,C-IASI 2020版规程测评期间,维修经济性表现优秀车型仅占3%,良好率为19%,而较差率为31%,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未来,C-IASI即将实施新能源汽车专项测评,联合保险、汽车行业共同解决新能源汽车保险理赔定损等痛点问题及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显现出的安全性问题,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刘树林表示。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四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席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指导银保信公司、上海保交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单位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依法依规开展汽车相关数据共享。 

  “推动数据共享机制,有利于提高保险定价精准性,使保险价格和赔付风险更加匹配;有利于提高保险风控和服务水平,降低赔付成本;有利于优化汽车设计制造,提升维修经济性。”业内人士表示。 

  据悉,除了《指导意见》及两项措施外,后续监管部门还将推进包括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建立车型风险分级制度、研究发布新能源汽车零整比和安全指数等其他措施出台。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随着《指导意见》落地实施,投保不畅、保费较高、承保亏损等问题有望逐步化解,新能源车险将谱写新篇章。(记者 朱艳霞 房文彬)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