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网友提问及建言区 直播员:直播开始! [03-09 18:00] 王晶:您好。 [03-09 18:01]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在线访谈——“2010年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系列访谈节目。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的嘉宾是全国人大代表王晶。王晶,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长期以来一直带领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担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多次代表国家访问和出席国外的各种论坛。近年来,她为200多位非洲各国来华培训的官员和妇女授课,她将健康、向上、知性、富有激情的中国女性气息融入中外文化交流之中,引起中外友人极大的兴趣和广泛好评。欢迎您王总。 [03-09 18:01] 王晶:今年的两会我感觉特别深刻的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百姓参与到两会,对两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很多网友,我感觉到不光是我们代表在履行职责,我觉得大家都在关注国家的发展。 [03-09 18:02] 主持人:欢迎您来到我们中国经济网,来到我们网站做客,很多网友非常关注您,也非常关注您的一些议案,您是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今年两会期间您有没有一些特殊的感受? [03-09 18:02] 主持人:就是更多的人参与到两会中,也感觉使命更重了。您有一个议案是关于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您本身作为中小企业的创办者这方面是否深有感触? [03-09 18:03] 王晶:我们最早的时候是十几个人集资150万开始创业的,早期的创业过程各方面都很困难,包括我们成长的压力,生存的压力,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完成原始积累以后企业是需要转型的,而企业整个的发展过程,就像我们的人从婴儿开始成长的过程,在每个不同的阶段是有类似生理的转折点,比如婴儿到儿童到少年,青年,老年,需要自身的营养,外界对他的成长的培养和压力都是不同的。 [03-09 18:04] 主持人:您的企业从创办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就像您刚才所说的,在企业创办的十几年当中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是很不容易的,您认为发展中的难点主要是什么? [03-09 18:04] 王晶:是的,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比例越来越大,更多的人愿意出来创业。但是,中小企业创业的过程中,自身发展的压力非常大,包括资金、人才、发展方向都会碰到非常多的困难,以及内部的管理问题。但是更需要的是整个大的环境,大的氛围,能给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03-09 18:04] 王晶:企业也有生命周期,企业最关键的问题,是生命周期,或者是转折点的时候懂得转型,懂得变革,如果这个时期到来了,仍然延用原来的方式,这个人的成长就会营养不良,甚至会夭折,企业也是一样的。最重要的是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对企业人来说要非常的清晰,我在什么阶段,用什么样的方式管理企业,我现在的强项、短板在哪里,应该怎样往前走。 [03-09 18:05] 王晶:这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原来很小的时候,作为创业者,作为领导人,管理模式,一个领导人可以面对所有的员工,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两百号人的时候就需要规范化的管理。早期的时候企业的发展可以技术为导向,因为没有产品就没有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应该是市场为导向,就必须要转型。 [03-09 18:06] 主持人:怎么判断什么时候该转折? [03-09 18:06] 王晶:中国的企业有的说平均三年,有的人说五年,我觉得大多数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夭折了,就是在转折点转不过去。 [03-09 18:06] 主持人:这个过程可能是很痛苦的。 [03-09 18:06] 主持人:我看了您的企业是属于比较典型的高技术型、成长型的企业,也有很多千千万万像您的企业这样的中小企业已经经历过这个过程,或者是即将踏上您所走过的道路,说到这,很多网友问现在创业板开始了,很多公司想通过创业板实现自己公司的跨越,或者是转型的契机,您的集团,或者是下属的企业都是高技术企业,新大陆已经在主板上市,其他下属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方向如何? [03-09 18:07] 王晶:还有的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单一产品的,发展到一的程度有很多的产品,如果沿用原来的管理方式是不行的,比如要扁平化、制度化,早期是人管人,是人治,更高的阶段就需要法治了,如果企业的氛围是很好了,每个企业发展中不断的变革自己的管理模式,如果这方面做不到企业的成长就有问题了。 [03-09 18:07] 主持人:您怎么看创业板? [03-09 18:09] 王晶:新大陆某种程度上是科技孵化器,我们在集团底下孵化了很多高科技的产业,所以说我们原来在IT这块,新大陆在主板已经上市了,我们发展的非常块,从150万的资金到第六个年头就上市了。新大陆通讯也是近几年孵化的,从一个技术培养成一个产业,现在进入非常高速发展的阶段,而且企业发展得很好。所以我们有可能考虑在创业板上市,比如说新大陆环保,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高科技企业,从一个高新技术的孵化,现在把这个产业作大了,也是一个很健康发展的,我们这些企业下一步都在考虑要上创业板,或者主板上市,我觉得做高科技企业大家都会共同向往的。 [03-09 18:09] 王晶:我觉得创业板很重要的一点给中小企业提供了机会,特别是高技术的企业,原来主板上市有一些条件比较高,而且各种大中型企业都在上面挤,所以中小企业就没有机会了。去年的两会我就提出这一点,我们希望在中小企业融资,去年把这个问题作为重点来谈,我希望能够尽快的起动创业板,今年很高兴地看到去年创业板启动了,我想创业板对创新型的企业是非常好的,我现在对创业板寄予期望,应该扶持发展潜质非常好的,有价值的企业,而且需要有退出机制,不是说这个企业进去了,以后没有创新了,没有竞争力了,甚至已经变味了还退不出,就需要形成良性的,我今天提出了这方面的建议。 [03-09 18:10] 主持人:短片当中的操作,可能平常很多人有过类似的经历,这个是物联网吗? [03-09 18:12]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一个词“科技孵化器”您的提案里面有加快物联网的建设,我记得是去年工信部的论坛上提出这个概念,之后论坛上发出这个概念,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可能现在大多数的人都不清楚物联网是什么概念,我们先看一段短片,到底什么是物联网。(短片播放)。 [03-09 18:12] 王晶:这是一个电子票务的应用,刚才的短片主要是讲我们现在传统的订票的话,今天要看张学友的演唱会要提前排队,买了票以后在演出时间到剧场,把票递过去,刚才短片中的订票系统就非常的方便,老百姓可以用手机进行订票,订票完成以后通过网络支付,票怎么送呢,传统的票是有送上门,现在就是通过一个短信,发一个带有二维码的短信到你的手机上。 [03-09 18:13] 主持人:是以前的验证码吗? [03-09 18:14] 王晶:叫电子凭证,拿着这个票可以到剧院看演唱会,或者你想把这个票送给朋友也不需要再跑一趟,可以转发这个短信,实际上是票在流通,从传统来说得用劳力,要么开车,汽车,或者邮寄。 [03-09 18:15] 王晶:是的,我们是这样完成了订票的过程,这就是物联网的概念,其实物联网的概念1999年的时候,美国的条码实验室就提出了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把物品通过射频等技术识别,或者条码识别等技术来进行传递,进行与网络的互联互通,而且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和管理,讲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互联网大家都已经接受了,互联网传递的是什么,是在任何时候,任何空间,任何地点对信息的传递,互联网是PC与PC之间。 [03-09 18:16] 主持人: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03-09 18:16] 王晶:物联网是任何时候、任何空间、任何地点对物的传递,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跟物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这个互联互通怎么通,就是通过互联网或者移动网,就是要把现在所有的物要有信息识别的载体,信息识别的技术就是靠二维码,条码识别或者是无线射频的识别技术。物与物的互通是靠传感技术,通过几个技术使物的信息转到计算机,就是物与网的连接。 [03-09 18:17] 王晶:刚才的短片中一张电影票通过条码识别,通过手机无线化到手机上,订票系统有一个网络系统,后台就是互联网,通过PC操作。电影票可能是好大的量,有各种各样的电影票,哪些出去哪些进来,有海量的计算就牵扯到云计算,在后台的环节还有云计算的环节。我们讲整个环节,包括对物的识别环节,物的传输环节,对物的智能化的处理,互联网的云计算,到末端的处理设备,整个环节形成一个物联网。刚才只是看到一个非常简单的应用,票务的应用,物联网可以适用很多的方面,可以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说物联网是虚拟的,这是不对的,物联网是实体的,是实体经济和IT服务业的结合。 [03-09 18:18] 主持人:能否这样理解,原来是物与物,物与人之间实体的连接过程,现在是通过物联网,是信息之间的传播,通过一个载体把物转成信息,再把信息传递到物或者是人那里。 [03-09 18:20] 王晶:是的,物的流通要耗费很多的时间、资源,还有运输过程中物品的损耗,实际上使得很多人的生活,大多数时间是浪费在无效的,无意义的生活。 [03-09 18:21] 主持人:可以说物联网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应用还是很多的。 [03-09 18:22] 王晶:是的,而且是没有效率了,以前我们要打印,要印刷,要邮寄,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了。 [03-09 18:22] 主持人: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就不低碳了。 [03-09 18:22] 王晶:这样就很方便了,如果是VIP客户,以前是要有信件的邮寄,物联网是把物的流通转化成信息的流通,减少了很多的成本,所以低碳,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 [03-09 18:23] 主持人:我有这个经验,我给麦当劳发了短信,给我一个反馈,说凭借这个码可以换取一杯饮料,我就到麦当劳的店面,有一个专门的机器验证这个码,就可以换成实体的饮料了。 [03-09 18:23] 王晶:是的,刚才的短片中是演唱票,还有飞机票、火车票,各种各样的票都可以使用,麦当劳现在有电子购物券就是通过手机发送的。 [03-09 18:23] 王晶:当时只是概念,现在物联网是全球的发达国家已经作为带领本国经济复苏的引擎,比如说在美国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就是物联网加上互联网的概念。我们地球很多的物体,信息也好,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管理,通过信息来管理,使得它的应用传递各方面更好效率,我们传统物质和信息是分离的,所以物体可以无序的,什么时候生产,什么时候已经被购买了,最后怎么没有了,不是一个有序的环境。各自为政,每个厂家做自己的,所有的人都在忙,现在通过物联网把所有的信息和人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 [03-09 18:24] 主持人:刚才提到99年的时候在美国有物联网的概念,当时有实施吗? [03-09 18:24] 王晶:已经提出这个概念,也有个别的使用,作为物联网来说,在欧盟已经提出了物联网战略,在日本提出了日本的物联网战略,在韩国也提出来,中国政府已经在去年已经提出来要加大物联网的建设,特别可喜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把物联网作为战略型信息产业,这是事关中国的未来,而且事关我们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块已经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了。 [03-09 18:25] 主持人:您是说现在在欧洲和美国已经在使用? [03-09 18:25] 王晶:现在有很多的说法,我觉得说法还是有的不太对,因为实际上物联网最核心的问题是对物有身份证,有ID,像我们每个人有身份证或者是护照,我们对人的管理已经是非常科学了,不会突然间一个人的去向不知道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对物有ID,有识别,有人说物联网就是感知网是不对的,物联网传感的面非常广,但是还有识别的部分,识别是两块,一个是二维码的识别,还有RFID的识别,这些技术都是不可缺的,至少是现在,因为其他的技术还没有快速发展,还有一些技术还不成熟。 [03-09 18:26]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说的,各国已经把物联网作为走出经济危机的引擎来做了。我看到很多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国内对于物联网的概念,仅仅停留在概念上,有的甚至连概念都提不上,概念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03-09 18:26] 王晶:有的人说为什么要用二维码,为什么不用RFID,因为这是非接触识别,是很方便的,为什么要用条码有接触的识别,是因为RFID最关键的核心技术是掌握在外国人手上,所以我们国内不掌握有核心技术,现在要想把成本降低下来,靠自己自主创新目前还不行,所以说主导权在外国人手上,还有安全的问题,RFID很重要,因为有低频的射频,有高频的,不同的行业的应用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标准是不一致的,现在要全部的用FID把全国的物品统一起来目前是不可能的,按现在的技术是做不到的,还有个人隐私安全的问题,既然是非接触式的,怎么保证走过去就知道所有的信息。 [03-09 18:28] 王晶:安全的问题,标准的问题,成本的问题,制约了现在RFID的应用。但是有一些对高端的,附加值高的产品是可以使用的,因为没有成本问题。或者某些领域用的就是高频,就在一个系统里面使用是可以的,但是变成全球的所有的物品都用RFID连接是不行的。还有传感的问题,传感不对物体具体的识别,说传感能替代识别是不对的。 [03-09 18:29] 王晶:第三个方面就是智能处理,包括数据库,云计算,有很多智能化的处理,这方面我们这么多年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培育了很多的企业已经很强了,我们不一定什么都从零开始,比如数据库可以用很好的数据库,不一定自己重新建立一个数据库,我们可以使用很多现成的工具使用,并不妨碍互联网的应用,物联网的信息处理非常大的,如果CPU不够大处理量就不够大,就会有问题,云计算是可以进行海量的计算,已经没有障碍了。 [03-09 18:30] 王晶:不是的,二维码识别是有具体实物的识别,传感是一种感知,如果说传感可以替代所有的技术也是不可能,现在三个技术是并举的,根据客户的需要有的用二维,有的用RFID,有的地方用传感技术,这里还有一个误区,是物联网说法上的误区。有的人说成是传感网是不对的。还有人认为识别就是RFID识别,也是不对的。应用过程很重要的是传输,我国的通讯技术已经非常的发达,我们不管是移动网,互联网各方面的传输,现在基础设施已经完备了,这个问题在我国的硬件方面,不比外国差,物联网在我国应用的方面已经很成熟了。 [03-09 18:30] 主持人:只要有人就能传感,并不是你来了传感,我来了不传感的问题。 [03-09 18:30] 王晶:不会的,刚才说是不是外国已经先做起来,或者做得比我们好。全球的发展是差不多的,国外的RFID比我们强,我们的核心技术没有,但是我们可以加快应用,国内这么好的发展环境,我们这么好的市场,这么大的市场,对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03-09 18:31] 主持人:就是说现在我们国内已经很多方面在物联网方面并不比国外差了? [03-09 18:31] 王晶: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对行业的应用,比如我们以前在农业部,食品安全方面,事关老百姓生活的,我们的养殖业,牲畜的养殖从出生到长大到屠宰场到超市,再到老百姓的餐桌,整个过程,过去老百姓是信息不对称的,他们提供什么样的肉都得吃,所以才有“三鹿事件”,有一些产品是不合格的我不知道,现在国家开始做食品安全跟踪,国家正在抓这个项目,已经在全国的所有省份有做。 [03-09 18:32] 主持人:就是说出了问题的时候可以找到根源,可以找到问题在哪? [03-09 18:33] 王晶:是的,还有养殖过程使用了哪些饲料,有没有瘦肉精,有没有打预防针,全部的这些信息都有。也有人在问,我不需要,我就吃肉,没有关系的,为什么每次吃肉之前要检查,不一定说百姓每一天都要检查吃的肉,最重要的是国家实行这个管理体系以后,在一开始就得监管到位,因为随时可以抽查。 [03-09 18:33] 主持人:我们有望在餐桌上知道这个东西是经过了多少道工序,怎么生产,怎么过来的。 [03-09 18:33] 王晶:是的,比如禽流感,哪个地方养出来的鸡,可能分散在世界各地,还不要说全国各地,如果禽流感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判断这个禽流感出现在哪里,比如某个省出来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整个市场上立即找到这批问题的鸡下架,没有问题的继续给百姓,不要一个地方有问题,全部的鸡都不能吃。当时口蹄疫就是这样的,恐慌到所有的牛肉都不能吃,就变得很盲目,造成非常多的浪费,从物联网应用以后,就可以使老百姓信息对称了,而且对自己要掌握的信息可以掌握到。 [03-09 18:34] 主持人:物联网的应用,不仅给我们带来生活上的便捷,快速的应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安全,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有效的监管手段? [03-09 18:35] 王晶:是的。我在头脑风暴节目专门谈物联网的时候,问我能否用一句非常简短的话表述什么是物联网,我说物联网是E时代的金蛋,e-eggs,E就是easy,容易,方便,便利,百姓的生活就是方便了,E是效率,G是全球的,既使是将来的产品,不管到哪个地方,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查得到,都知道物的流向,另一个G是绿色环保,还有s,safe,安全。 [03-09 18:36] 王晶:是的,所以不是一个方面可以替代所有的。 [03-09 18:38] 主持人:很多人对物联网的误解还是存在的,大家认为物联网是感知网,实际上还有识别的技术在里面。 [03-09 18:38] 王晶:是在危机最严峻的时候,我们当时感觉很多的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大家都知道,去年,前年我国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国际市场这块,我国出口这块。但是分析一下,为什么国际市场受影响,是因为我们原来出口的主要是低附加值的,没有品牌的,而且专门替别人做加工的,所以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就受到冲击了,受到影响了,因为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而我们当时就感觉到作为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产品,为什么能走出去,正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强,正是因为我们有品牌,我们才敢去在国际市场竞争。 [03-09 18:39] 主持人:刚才我们提到了您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已经走向了海外,跟海外的一些企业有接触,很多网友提问说,您是怎么让自己的产品走出海外的?对于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您有其他的想法吗? [03-09 18:39] 王晶:我们采取逆市而为的扩张战略,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到美国硅谷成立新大陆北美公司,在去年3月到欧洲荷兰成立了新大陆欧洲公司,去年5月,到台湾开始着手做台湾公司的成立。新大陆是我国大陆第一家到台湾投资的企业,很多都在问金融危机的时候大家往回缩,你怎么走出去,还是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主竞争力的产品到国外竞争就比较有实力。 [03-09 18:40] 王晶:这种金融危机下,国际市场,国外的大的厂家,因为同样也受到了冲击,所以我们当时在想,金融危机之前,我们要再抢占别人已有的市场是很困难的,而且国外的客户是认产品,认品牌的,我们再挖别人的市场是很难的。因此,金融危机的时候,所有的厂家,特别是国外的一些大公司,也面临着重新选择和洗牌的过程,我们当时就在想,这个时候有机会,特别是国外中小企业,一旦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很多企业的资金链就断了,还有的大企业碰到了一些问题,我原来培育的好的高科技的产品,这轮金融危机的时候就要考虑砍掉,不做了,因为资金投入是不够的。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就有机会。 [03-09 18:40] 王晶:我们就是科技创新型的企业,我是抓两头,我们一头是抓科技创新,而且创新走的路也跟其他的企业,很多IT企业不一样,大多数的IT企业走的是集成创新,应用创新,我在客户应用的过程中把别人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新大陆走的路是原创的创新,比如二维码技术在中国是空白,我们在源头上进行创新,我们完全有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比如我们做环保,紫外技术也是这样的,国内也是空白,我们在源头进行创新。 [03-09 18:41] 主持人:我看到公司到现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400多个,100多个国内的专利,还有5个美国的专利,这么多的自主产品的专利权秘诀在哪? [03-09 18:41] 王晶:是的,我们团队是非常强的,而且都是自己的团队,我们抓住核心技术的创新,我们抓住应用创新,为什么填补了一百多项国家空白,我们用了技术创新,集成创新,所以我们做了很多国内第一的事情。比如二维码,电子凭证的应用就是我们国内首创的,条码在农业溯源方面的应用,相关的产品我们就是国内首创的。 [03-09 18:42] 主持人:您的研发队伍是非常厉害的。 [03-09 18:42] 王晶:是的,在台湾投资的问题上,开始是我们企业自己去了好几趟,后来由政府组织的,去年第四次海协会和海基会的论坛,我非常的容幸作为会谈的成员之一去参加两岸论坛。这么多次去台湾,而且也收获了很多。很多人都在问我,为什么要走到台湾,过去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大陆整个的发展是非常的粗放,就是哪个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可能就发展得更快,是靠资源发展的,靠能耗,所以是粗放式的,还有高成本,低劳动力成本的发展方式。 [03-09 18:43] 主持人:很多网友知道,很多便捷是您的公司提供的。您的公司作为第一家正式赴台投资的企业,我听说您也是去了台湾好几次? [03-09 18:43] 王晶:目前的阶段政府提出来经济转型,必须靠科技投入,或者没有成本就靠信息来赚钱,而不是耗资源和能量赚钱,我们现在科技投入,科技创新方面,我们现在才开始,台湾或者是北美发达国家比我们早得多了,他们在产业能力方面,创新能力已经是非常强的,我为什么要选择到台湾,我们跟台湾的合作过程中,我们没有任何的障碍,我们是无缝连接。有人问我为什么跟台湾合作?其他的地方可能还有很多障碍,文化,语言各方面的障碍。我认为我们跟台湾就是一家人,与其帮别人不如帮自己,所以要去。同时,我们借助台湾的科研能力,市场,人才渠道资源为我们的发展服务,这是非常好的。我们现在去台湾得到非常多的支持。 [03-09 18:45] 王晶:我们希望台湾当局要意识到两岸合作是大势所趋。我们希望这也是百姓的共同愿望,所以说这方面大家能不能更多的考虑经济上的问题,因为能够促进两岸发展,其实就是对百姓最好的,为百姓。我认为从经贸合作的角度是最好的,我们通过企业合作,我们实现两岸的互补,我们也把台湾的企业带动起来,实现两岸企业的互补,因此,可以实现我们的共赢,我觉得目前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意识到这一点。 [03-09 18:47] 主持人:您在多种场合提到要建立两岸合作的具体机制,能否谈一下? [03-09 18:47] 王晶:我不认为“女强人”这个称号有什么不好,这个是拿来形容事业上比较有成就的一些女性,我个人不认为有什么问题,但是个人的感觉,应该我们首先是女人,这一点很重要,每个人不要丧失了自我,我们不管是做事业也好,不管是成功或者不成功,首先我们做好女人,第二要做人做好,为什么人家把“女强人”赋予很多贬义的东西,是因为很多人成功了以后就忘记了自我,可能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了,可能是语言上,行为上表现出不可一世,或者不近人情的做法。所以,在别人的眼里“女强人”有了一点贬义。 [03-09 18:48] 主持人: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到台湾去,希望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能够跟大陆企业合作。看了一下您的简历,获得的荣誉将近20项,中国企业十大风云人物,全国优秀女企业家等等。很多网友说您是女强人,您怎么看女强人这个称号? [03-09 18:48] 主持人:我相信网友不会认为是贬义的,肯定是夸赞您的事业成功,您心目中的“女强人”不是外表很强势的。 [03-09 18:50] 王晶:我做人的原则也是这样的,我希望跟所有认识我的人,都感到一种快乐,还希望很多跟我共事,跟我相识的人,觉得跟我交往是值得的,这是我做人的原则。因为成功了,别人会有不好的说法,我想应该还是保持做人的本性。 [03-09 18:51] 王晶:我认为真正的“女强人”应该是非常智慧的,心地善良的,而且有能力帮助很多的人,如果一个人自己发展得很好,周边没有朋友,员工也离你而去,这还有什么意义。包括做企业也是一样的,我对员工也说,首先要把人做好,要更多的想到这个时代赋予我们很好的机会,给了我们做企业的平台,而且我们能够参政议政,首先要把自己的职责,或者是人大代表履职,履职的根本就是为百姓,为人民,就要知道百姓希望什么,去考虑什么。如果做企业家要把企业先做好,如果做代表必须把代表做好。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好像一定是成功了,然后就不可一世,应该更多的关心爱护别人,我自己感觉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因为我在身边很多人在关心我,但我想为什么关心我,也是因为我同样关心别人。 [03-09 18:51] 主持人:非常感谢王总,跟您的谈话感觉到非常的愉快,还有很多的网友关心您,也跟您提出了很多的问题,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办法在这里提出了,在这里替广大中国经济网网友邀请您,希望下次有时间的时候多来网站作客,感谢王总在我们节目中的竞猜表现,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下期节目再见。 [03-09 18:52] 王晶:谢谢。 [03-09 18:53] 直播员:本次直播到此结束,感谢广大网友收看! [03-09 1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