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歆
1月4日,在大宗交易市场最为“拉风”的成交不是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而是中行转债的三笔交投。其引人关注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行转债当日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出现了高达18.7%的溢价(较成交日前日收盘价),并创下其上市以来大宗交易市场和2011年以来二级市场的最高成交价格。
上交所信息显示,1月4日,中行转债发生三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都是115元/手,成交量合计2.61万手。上述成交价格较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溢价18.7%。
与股权大宗交易申报价格上下浮动10%的区间不同,债券的大宗交易涨跌幅更为宽广。
上交所《关于开展大宗债券双边报价业务及调整大宗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显示,大宗交易买卖双方对债券现券须遵守以下申报价格限制:申报价格上限为前收盘价×(1+30%),下限为前收盘价×(1-30%)。
也就是说,中行转债18.7%的成交价格符合规定,只是这样的溢价幅度确实罕见。2012年内以来,中行转债的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一直在96元/手-100元/手之间波动,溢价或者折价幅度都未超过10%。从二级市场成交情况来看,该转债仅仅是2010年年底的价格曾经超越115元/手。
以高溢价买入数量并不算太多的中行转债,买家的目的目前暂时难以判断。不过,近阶段中国银行股价的上涨确实为可转债的交易价格提供了支撑。9月底以来,中国银行股价的累计涨幅接近15%。
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1月4日收盘,中行转债纯债价值为93.28元,转股价值为86元,到期日为2016年6月,目前到期收益率为3.44%。
也就是说,与股性较强的工行转债不同,中行转债的债性更强。不过,随着中国银行估值修复、股价上涨以及未来的分红预期,中行转债的转股价值还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