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告别“大佬”时代
“菜鸟”上岗公募基金5年未超3万亿 理财产品迅速崛起基金进入“无名”时代 倒逼公募基金拿出股权
市场行情不好、基金亏损、难卖、基金公司明星经理纷纷离去,公募基金光环褪色。在基金“大佬”们相继离职的同时,大量“菜鸟”上岗。目前在职的788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仅为2.54年,其中任职不满1年的占四分之一。
“大佬”离场
元月1日,中国基金业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经理高良玉,正式“隐退”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南方基金公告称,高良玉自2013年1月1日后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职务,而转任南方基金副董事长,其总经理一职将由南方基金董事长吴万善代任。高总将从公司经营管理者向公司战略制订者和决策者的角色进行转换。
去年“五一”假期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华夏基金宣布华夏副总经理王亚伟从华夏基金离职,成为这个假期公募基金行业最大的新闻。
在博时基金肖风、易方达基金叶俊英、华夏基金范勇宏、南方基金高良玉相继辞任总经理职务后,现在国内基金公司的总经理一职中,任职10年以上的仅有4位,任职年限最长的是14年,即汇丰晋信基金的林彤彤。此外,还包括华安基金的尚志民,任职12.5年;南方基金的汪澂,任职10.6年;还有长盛基金的王宁,任职10.1年。
本报记者利用Wind数据统计发现:自去年初至今年元月6日,目前69家基金公司之中已经有115位基金经理离职,但是2011年同期,则有47家基金公司88位基金经理离职,2010年则有85位基金经理离职,2009年有71位基金经理选择撤退。
数据显示,基金经理离职数量在逐年向上递增,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经理正在汇成离职大潮,基金业的人才流失也越来越严重。
“菜鸟”上岗
在基金“大佬”们相继离职的同时,大量“菜鸟”基金经理上岗。在国外,基金经理一直被视为“银发行业”,管理年限为5到10年是可接受的,10年以上才是优秀的,然而国内情况却相距甚远。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已公布年龄的222位基金经理统计表明,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龄为38.2岁,“60后”占比为14.4%,“70后”基金经理占比为77.03%,“80后”基金经理占比为8.56%。
另外,目前在职的788名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累计担任基金经理的时间)仅为2.54年,其中任职不满1年的基金经理为194人,约占四分之一。
具体看来,最长的从业年限为14年,最短的从业年限为0.36年,从业不满一年的人数为194人,占比高达24.62%;一年以上二年以内的人数为197人,占比为25%;二至三年以内的人数148人,占比18.78%;三年至四年以内的人数为81人,占比10.28%;四年以上的人数为165人,占比为20.94%。
公募基金5年未超3万亿
王亚伟等基金“大佬”们离职的时间,也恰是中国公募基金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之时。无论是规模、业绩,还是投资者的信任,都处于一个近年来的冰点。
2012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低迷,但公募基金发行的数量持续猛增,但管理规模陷入停滞不前,颇为尴尬。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公募基金数量为914只;截至今年1月6日,公募基金数量增至最新的1172只,增幅达到28.23%。另外,基金份额数量从2011年末的2.65万亿份,增至今年1月6日3.52亿份,增幅为32.83%。
2012年公募基金产品不断发行,数量增加,似乎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管理规模看却不乐观。在2011年年末行业资产净值规模2.17万亿元,截至今年1月6日管理净值规模为2.87亿元,增长幅度为36%。
不过,目前的资产净值是正好赶在去年末沪综指大涨16.19%的前提之下计算得出,如果剔除这一波涨幅,2012年基金整体管理规模,将会远远低于公募基金数量的增幅。
事实上,过去五年来基金业资产整体规模几乎停滞不前。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年末,公募基金行业的资产规模高达3.28万亿元。5年过去之后,管理净值规模仍然只有2.87亿元。
理财产品迅速崛起
业内人士指出,资产净值的减少,一方面是基民离场,导致基金份额缩水,另一方面则是配置资产市值下降,造成基金收益率转负。
国内投资市场一直存在着“资金多、投资渠道少”的问题,但2007年大牛市之后基金业从巅峰坠落,在公募基金发展停滞不前之时,信托业和银行理财产品迅速崛起,取而代之。
据了解,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起步于2004年。作为中国新兴的财富管理工具,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募资规模已远远超过中国同业如证券投资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总和。
2007年信托业驶入快车道,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有望在2012年突破6万亿元,公募基金已经被远远甩在了身后。相比之下,银行理财产品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显示,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余额接近7万亿元,流量规模则超过20万亿元。
基金进入“无名”时代
江湖没有永远的胜者。回首2012年,曾经叱咤风云的江湖大佬或是深陷囹圄,或是退隐山林。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从李旭利到王宏远,从吕俊到曾昭雄,还有“基金一姐”王鸿嫔、“投资教父”江作良,如今留给人们的只是他们远去的背影。基金大佬们纷纷而去,基金行业将无奈走进“无名”时代。
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拿着数百万高薪的基金高管们跳槽?
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基金业本身的管理机制缺陷造成。首先是缺少股东激励机制。目前的股东文化,并不适应于中国基金业;国内基金业目前实行的是契约制,在这一制度框架下,基金公司高管更多的是对股东利益负责,为股东服务。基金高管没有和持有人形成利益捆绑机制,这种制度上的先天缺陷,使得基金高管眼睛只需“向上”,而不必“向下”。其次是公募基金管理费实行“旱涝保收”,靠天吃饭。
另一方面由于基金管理净值规模发展陷入停滞,公募基金的光环已经褪去,基金行业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减退。去年上半年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基金公司陷入收入和利润双降的局面,部分公司利润下滑超过50%,个别基金公司管理费只够支付两三个基金经理的工资。在此情况下,公募基金中,曾经的豪门大户开始裁员、减薪,节衣缩食过日子,一些小基金公司更是在生存边缘挣扎。
倒逼公募基金拿出股权
与公募基金的冷清和边缘化相比,私募股权基金(PE)投资热度不断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2月30日,证监会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拟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三类机构直接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
今年1月3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的(征求意见稿)》,规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的基本条件。分析人士称,这些新政意味着,从基金业离职的公募总经理,有望在保险、券商以及私募的平台,重新开始其公募基金事业。而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亦将倒逼不愿股权激励的公募基金股东,拿出股权进行公募基金的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