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参加一个电影与商业地产的峰会,会上每位演讲完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代表走下台时,总会迅速被五六名影院投资代表围住。资本的来源五花八门,有国字号、民营资本、外资,房产商和煤老板也不少。”幸福蓝海院线一位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投资电影还不如投资电影院”,“不炒房地产炒电影院”,近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调侃几乎成了电影业的流行语。
2012年末,一部小成本电影———《泰囧》刷新中国国产电影单片票房纪录,轻松上探12亿元“影院热过影片、外行热过内行”的现象是否会愈演愈烈?
投资电影不如投资电影院?
2009年以来,中国电影业进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期,票房的快速增长,刺激了大量资本涌入。作为电影产业的终端,也是利润沉淀的影院建设和管理领域,吸引了众多业内外资本。
在“黑马”《人再囧途之泰囧》的高调收尾中,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赢得了170.73亿元的年度票房,同比2011年增长超3成。在票房不断刷新纪录的同时,中国的城市商业电影银幕全年新增3832块,总量增加至13118块,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万块银幕”的电影市场。安永公司甚至预测,若中国电影维持高速增长,有望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电影票房市场。“2012年新增的3000多块银幕中约60%建设在二三线城市、县级城市。目前个别省的二三线城市票房已经超过中心城市票房。在行业内出现了一批具有地域优势、专攻二三线城市的院线:如广东大地、浙江时代、四川太平洋、浙江横店、时代金典等院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饶曙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与影院投资热得“烫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电影生产领域的投资热度却很难“保温”。
业内人士解读,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比较复杂,从市场层面看,因为国产电影单片赢利能力相对较弱,电影产业诱人的总票房实质集中于个别的好莱坞大片,这种情况下,热钱趋利的本质导致投资迅速从电影本体涌向电影放映终端。
与此同时,年前曾遭到不少电影圈名人诟病的传统分账比例,也欠公平。按照电影行业现行的制片(含发行)与影院(含院线)43:57的分账比例,影院方面几乎是“旱涝保收”,特别是那些不计前期建设成本的影院,只要是热卖的电影就几乎是“坐着数钱”。但制片方就有所不同了,由于投资和收益是完全捆绑在一起的,“出品人就是出钱人”,一般按43%的分账,每投资一部电影,只有当电影票房总额是投资成本的3倍甚至更高时,才可能收回成本,逐步实现赢利。这也是不少票房过亿的国产影片,往往依然要亏掉几千万的原因。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认为,在产业发展的初创期,“影院热过影片”的现象从商业投资角度看无可厚非,但却忽视了电影产业链本身具有的艺术属性,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产业整体的健康发展。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认为终端繁荣应当反哺上游生产领域,但目前的现状是影院、院线的赢利对电影创作本身的支持仍十分有限,“却让商业地产活得越来越滋润了”。
就我国周边的韩国和印度而言,这两个国家其实也经历过类似困惑,不过很快就走出了误区。韩国电影振兴机构去年透露,影片质量是在该国电影市场取胜的决定因素。那些专注于电影生产品质的企业最终占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相反一些急于在影院建设领域扩张的企业难以兼顾各方,排名相对靠后。
业内谨慎外行冲动
上影联和院线前总经理徐小平曾向记者描述这样的景象:近年来,一些民企老板捧着成捆的现金来到院线,他们号称“什么都不懂”,但当地的电影院已经投了钱、建了房,一定要加入你的院线。
据了解,近几年主动加入大型院线的二线城市单体影院大幅增加。这些新建影院不仅建筑和装修豪华,基本实现数字化,而且资本来源也日趋多样化。一批企业家热衷于投资兴建影院,看好的是电影业年均30%以上的票房增长,但他们不知道的是,30%的票房增长并不意味着30%的利润回报。
“单靠热情高是不够的,专业知识不足,风险控制能力偏低,都存在隐患。”影评人兼影院经理人顾敏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受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利好影响,近年来各类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纷纷“触电”。但热钱的盲目投入,不断推高影院房地产的租金价格及关联成本,使得业内竞争趋于白热化,一些影院的赢利不增反降。
蜂拥进入影院建设领域的热钱中,房地产资本尤其高歌猛进,“嵌入商业地产”的影院投资模式在一二线城市的铺开都很迅速。
有关人士分析,一段时间以来的楼市调控政策让房地产企业感受到风险,企业纷纷将重点转移到了商业地产上。而影院项目是目前商业地产中最不愁出租的。虽然广电总局曾要求影院年度地产租金原则上不超过年度票房的15%,但大部分影院仍是通过租赁场地开展经营,地产商坐地起价,超过15%,高达20%,有的甚至还参与票房分成。一些地产商从中尝到甜头,想要入伙不足为奇。
而由于影院场地租金攀涨,整个行业的投资回报周期也明显拉长。
东方院线总经理陈建全说,业内资本现在投资布局影院建设已经十分谨慎,但大量外来热钱仍然前赴后继。一旦发生问题,热钱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会导致市场更加无序。
专家分析,国内电影院线实行的是加盟制,让许多投资者觉得没有什么门槛。其实影院建设和投资需要科学统计测算,包括当地人口总量、人均收入、电影主力消费群状况以及项目所在区域的开发商水平等。在同质化放映以及影院场地租金高涨的背景下,“合理建设”比“大力建设”更为重要。
都是票房惹的祸?
成也票房,败也票房。一些专业人士认为,目前电影产业的局部过热现象,折射了一系列结构性的问题,并不是全行业的普遍过热。而那些陷入投资“怪圈”的企业,往往受到了“唯票房论”的蛊惑。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的快速增长,诱惑各种热钱进入。一些企业投了资、亏了本,才慢慢醒悟;也有个别企业,为了营造票房奇迹,不择手段。乱象之下,最终受伤的还是尚在成长期的中国电影产业本身。
石川分析,媒体和老百姓天天接触的电影数据也就是票房,初涉电影产业的投资者也大多只了解“票房”这一个指标。但现代电影工业及其产业链的复杂性恰恰是在于它的评估体系不止是“票房”这个唯一标准。
他说,衡量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影院数量的增加,而要有质的指标体系,比如从创作质量、单片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三方面来考量电影产业的发展。以《泰囧》为例,它的票房固然创造了奇迹,但它的放映场次、观影人次等也是刷新纪录的,这都是可以参照的指标。
专家指出,即使是在《泰囧》掀起观影热潮时,我国国产片的同档期排片依然显得比较单一,片源供应显得相对有限,中小影片竞争乏力营销不足,热卖片过多占有市场资源,排片缺乏层次和丰富性,观众自主选择余地太小,这都是需要在下阶段逐步改善的。
导演李少红曾指出,我国电影院档期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容易搞“一刀切”。电影除了票房几乎没有别的收入,在一轮和二轮放映后的衍生市场收入,即院线之外其他发行渠道及产品开发还十分薄弱,电影收益完全浓缩在档期中,这些都是产业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业内人士告诫,真正成熟的电影市场框架,影院只是其中的一环,做大中国电影产业,单靠发展影院绝对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