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华商基金连续两年滑坡成中小基金兴衰样本

2013年02月08日 07:1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因为一个明星基金经理的出现而崛起,而后却在无情的市场变换中逐渐变得默默无闻,核心团队动荡,人才开始慢慢流失,华商基金的经历几乎可以成为中国公募基金业中的中小基金公司从崛起到重归平淡的一个样本。

  “三剑客”再去其一 华商痛失孙建波

  稍早之前,华商基金发布公告称,昔日的明星基金经理、华商基金投资总监、华商盛世成长和华商策略精选的基金经理孙建波因“个人原因”离职。华商盛世成长将由刘宏接任,华商策略精选则由田明圣接管。这也是2013年以来,中国公募基金业首位重量级的基金经理离职。

  公开资料显示,孙建波曾任职于中国人保信托投资公司、银河证券、中信基金、华夏基金,2009年8月孙建波加入华商基金,开始执掌华商盛世成长,2009年,该只基金的净值升幅达108.18%,在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排行前五。到了2010年,他联手庄涛、梁永强管理的华商盛世净值飙升,凭借37.8%的收益,战胜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夺得当年公募基金冠军,成为公募基金的“新一哥”。

  对于离职之后的去向,孙建波此前曾对媒体表示,目前去向未定,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去私募基金。可能仍会在公募基金、保险、券商中做选择。而对于接任投资总监的人员,华商基金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目前仍未确定。而对于此次离职的真正原因,虽然孙本人从未向外透露,但此间有传闻称,孙在华商基金过得并不如意,其投研决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干扰。

  孙建波此次作别华商基金,也使得这家基金公司昔日光彩夺目的“华商三剑客”继庄涛出走之后再度痛失一员大将。在当年的“三剑客”组合当中,庄涛和梁永强精于个股、市场嗅觉敏锐,而孙建波长于策略。2011年,庄涛因“个人原因”离开了华商基金,并在随后正式履新了中信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截至目前,在昔日的“三剑客”当中,留守华商的也只剩下了梁永强,他担任着华商主题精选的基金经理,并且是华商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和投委会成员。

  而对于此次接任的刘宏和田明圣,公开资料则显示,刘宏2008年4月加入华商基金,2011年5月31日起至今担任华商价值精选基金经理,2012年4月25日起担任华商产业升级基金经理,在此次接任之后,刘宏将同时掌管三只基金。田明圣则自2010年7月起至今担任华商领先企业基金经理,2012年9月至今担任华商中证500指数分级基金经理,此次接任之后,亦将处于“一拖三”的状态。公开资料还显示,他还担任着华商基金总经理助理、研究总监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的职位。

  明星基金连续8个季度遭净赎回

  对于孙建波来说,2010年可谓自其出道以来最为辉煌的时刻。2009年,华商盛世成长以106.7%收益率位居偏股型基金第4名,2010年则以37.8%的收益率排名第一,战胜了王亚伟的同时,也成就包括孙建波在内的“三剑客”的赫赫威名。

  不过,在A股市场无情的瞬息万变中,这种辉煌转眼就成了烟云。W ind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华商盛世成长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9.10%,在324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259位;华商策略精选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则为-26.01%,在168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136位。而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里,华商盛世成长净值累计下跌了4.5%,在431只产品中位列第409位;华商策略精选净值则累计下跌了3.69%,在178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168位。从2012年的净值表现来看,这两只基金均处于垫底的位置。在华商盛世成长这只基金上,孙建波任职的年化收益率为-0.37%,在华商策略精选上,其任职的年化收益率则为-12.71%。

  从基金份额的情况来看,到了2010年四季度末,伴随着孙建波的夺冠,这只基金的份额也达到了53 .44亿份的历史高峰,而在2009年一季度末刚刚成立时,这只基金仅有1 .45亿份。不过,自2010年以后,华商盛世成长的总份额就开始连续8个季度下滑,目前已经下滑到了41 .58亿份,较高峰时期减少了超10亿份之巨。从持有人户数和结构来看,该只基金从2011年中报起就出现持续下滑,其中,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份额已经从2010年底的9.18亿份锐减至目前的2.58亿份,锐减了72%。而在另一只基金华商策略精选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Wind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这只基金的份额就一直在持续缩水,目前已经从高峰时的124 .12亿份缩水至77 .90亿份。自2011年中报以来,其持有人户数就一直在下滑,其中机构持有人持有的份额已经从当初的14 .88亿份缩水至2012年年中的5.56亿份。

  而从接任的两位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表现来看,2012年刘宏掌管的华商价值精选和华商产业升级的净值增长分别为3.4%和1.7%,在431只同类产品中分别位列268位和第312位。田明圣掌管的华商领先企业2011年净值下跌了33.40%,在169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165位;2012年净值则增长了17.28%,在178只同类产品中位列第一。

  中小基金突围路径亟待创新

  上述华商盛世成长和华商策略成长从一夜之间崛起到迅速归于平淡,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华商基金这家基金公司这几年来的发展轨迹。

  W ind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2年,华商基金的总份额分别为82.51亿份、119.47亿份、317.22亿份、288.97亿份和246.56亿份,其变化幅度分别为-0.37%、44.80%、165.52%、-8.91%和-14.68%。也就是说,在经历了2010年的高峰之后,其总规模明显走上了下坡路,并且下滑幅度有放大的趋势。从总资产净值来看,则分别为47.76亿元、133 .84亿元、417 .29亿元、274 .14亿元和241.71亿元,变化幅度分别为-59.09%、180.25%、211.78%、-34.30%和-11.83%。

  从规模排名来看,2008年,华商基金在59家基金公司当中位列第48位;2009年,华商基金则在60家基金公司当中位列第42位;2010年,华商基金在60家基金公司中位列31位;2011年华商基金在66家基金公司中位列第31位,2012年在70家基金公司中,华商基金的总份额已经滑落至37位。截至2012年底,共有15家基金公司的总份额较2011年底缩水,其中,华商基金缩42.41亿份,仅次于长盛基金。

  一直以来,在中国公募基金市场,“黑马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新产品”几乎已经成为了中小基金的突围路径。由于基金业绩始终是市场最好的广告,一个明星基金经理和一只明星基金给基金公司带来的整体份额增长潜力无穷。许多基金公司都或多或少地有着此类的“造神”运动。早在2011年,当时就有一位基金评价业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些基金公司凭借一两个明星基金经理迅速崛起。但当公司进入一定规模之后,就会遇到随之而来的挖角,所谓“同患难易,共富贵难”,公司内部的矛盾也会逐渐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核心团队是否稳定将成为考验公司能否继续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华商基金在这个“坎”上似乎并不那么顺利。

  这位人士日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公募基金的垄断已经被打破,新的基金公司的成立速度也在明显加快,作为投资者而言,基民也有了更多的投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需要更多地思考怎样通过差别化的竞争、通过创新以谋求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王笑雨)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