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将出台 加快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2013年03月06日 07:28   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家发改委 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关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草案的报告》显示,今年在推进各产业发展方面将会政策频出,从而深刻影响未来我国产业格局。

  强化创新驱动

  报告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分为化解产能过剩、强化创新驱动、加强交通能源建设和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四个方面。

  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方面,将把化解过剩产能与加强节能减排、调整生产力布局和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制定实施钢铁、石化、有色、建材、造船、轻纺等重点行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

  在强化创新驱动方面,将启动实施医疗器械、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大专项,推进“宽带中国”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强化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原证券分析师徐敏峰表示,智能装备具备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符合我国产业升级大趋势。智能装备将贯穿我国产业升级全过程,行业发展面临机遇。

  在交通能源产业方面,将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预期新建铁路投产里程5200公里以上、新建公路8万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100个、运输机场10个。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新增水电装机2100万千瓦、核电324万千瓦、风电1800万千瓦、光伏发电1000万千瓦。

  在服务业方面,将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支持发展研发设计、软件服务、电子商务等高技术服务业,推动节能环保技术服务和设施社会化、专业化运营。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预期增长7.9%。

  加快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报告称,为扩大国内需求,2013年,我国将出台鼓励节水产品、家庭自给式太阳能产品消费的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康复等服务机构,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为做好三农工作,我国将落实和完善棉花、油料、糖料生产扶持政策,加强生猪、奶牛和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以及重点地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支持海洋渔船更新改造和渔政渔港建设。鼓励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

  为搞活市场流通,我国将加快发展冷链物流,健全农超对接,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招商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未来围绕主要城市群的城市冷库、城市冷链配送将成为冷链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强化有利环保政策

  为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2013年,我国将强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例如,实施鼓励分布式能源建设、余热余压发电上网和煤层气入网的政策,研究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大力发展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产业。

  报告提出,将加快脱硫脱硝、生活垃圾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2013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6%和82%。民生证券分析师袁瑶表示,垃圾处理行业景气度持续,新增项目显著增加,2015年前我国垃圾焚烧市场将超过700亿元。

  在循环经济方面,鼓励建设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发展绿色矿业,推进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启动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加快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建设。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将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加强PM2.5监测和信息发布。


(责任编辑:魏京婷)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