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利好消息刺激 大盘有望再冲高

2013年03月11日 08:17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刘伟

    上周股市在消息面的影响下出现了剧烈震荡的行情,周初在“国五条”细则的打击下出现深幅调整,随后在银行股的带领下大幅反弹,周四在IPO重启传闻的影响下出现跳水,在消息被否认后又再度反弹。从整一周的行情看,市场可以说是受到了消息面的主导。而从周末消息面看,既有境内港澳台居民4月可炒A股的资金面利好,也有2月CPI同比涨3.2%创10个月新高的利空,整体看消息面仍然偏多。不过投资者也要提防大盘冲高回落,毕竟市场内在的调整力量并没有完全释放,加上本周五是期指交割日,投资者要提防股指的大幅波动。

    大起大落显示持股心态脆弱

    最近两周,市场总体在2300点上下展开震荡整理的走势,尤其是上周的市场,更是值得投资者思考。周初市场受到突袭利空的影响,两市出现了大跌的走势,沪指出现了19个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一根长阴线跌穿了2300点整数关口。但是周一市场的长阴下杀,存在明显的非理性因素,随后两个交易日市场出现了两根阳线,基本吞掉周一的跌幅。然而在周三的惯性突破让市场充满了遐想时,周四和周五的连续两根调整阴线,又让投资者重燃的希望变成了失望,最终周线收一根带长下影的阴十字星,全周成交金额也突然放大至5997亿元,这是自1949行情以来的第三大周成交金额。市场周五再次展开了小幅的震荡,成交量出现了大幅的萎缩。这也出显示市场的持股心态较为脆弱。消息面稍有风吹草动市场就会出现宽幅震荡。

    在1949点以来的逼空式反弹中,以银行为首的金融股一直是攻关的主力军。某种程度上,金融股尤其是银行股基本上提前演绎了一波“反结构”式的牛市。不过春节过后,以民生银行为首的银行股持续出现大幅下跌。自2月7日至2月22日的一周多时间内,中信银行指数大跌12.37%,中信非银行金融指数则下跌10.86%,远远跑输同期上证综指4.94%的跌幅。其后,银行股进入震荡盘升期,中信银行指数自2月23日至3月8日期间累计上涨4.90%,同期中信非银行金融指数微跌0.46%,上证综指仅微涨0.19%,可以说,银行股再度成为这一期间的主流品种。平安银行自2月23日以来累计大涨19.56%,兴业银行及民生银行期间涨幅也都在10%以上。后市银行股的表现,将决定大盘选择哪个方向突破。

    资金面利好有助市场再上攻

    从上周末消息面来看,投资者关注最多的莫过于以下这条消息:境内港澳台居民4月可炒A股了。中国证监会9日宣布,从4月1日起,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可以开立A股账户。不少市场人士都将此消息视为重大利好,会给A股资金面引来源源不断的资金。不过考虑到目前A股市场更多的是投资信心问题,政策放开后会有多少资金入市还是未知数,因此投资者也不能过于乐观。此外,证监会主席郭树清10日表示,RQFII额度在有需要的时候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资金面改善预期越来越强明显利好A股。

    从外围市场看,上周五美国股市收高,道指再创盘中与收盘最高纪录,标普指数逼近历史收盘最高点。作为欧股风向标的泛欧斯托克600指数上周五上涨0.8%,创下自2008年6月以来新高。该指数全周累计上涨2.3%,创下2013年初以来最大单周涨幅。外围股市的良好表现无疑对A股走势也将形成利好。当然,也有利空消息。上周六公布的2月CPI同比涨3.2%,创下10个月新高,不过考虑到春节因素,投资者也不必过于担忧。三部门磋商国五条落实方案,售房个税或区别征收,地产股继续承压。整体来看,消息面上利好占据上风,市场有望出现冲高走势。

    大小盘股估值溢价逼近高点

    上周,银行股与小盘题材股一改之前的分化格局,基本上共同进退:银行股下跌,小盘股也纷纷掉头向下;银行股翻身向上,小盘股又再度成为领涨品种。从市场风格来看,在小盘股涨跌幅度相对较大的背景下,近期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估值溢价水平持续回升,目前已逼近历史高点附近。截至上周五,申万小盘指数相对大盘指数的溢价率为186.24%,较上周的184.35%继续上升,已达到最近五年多以来的最高值。大小盘估值溢价率在特定的时间段往往被视为观察市场风格转变的一个指标。目前,大小盘估值溢价率已达到最近五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来自估值溢价的“天花板”压制将逐步显现。短期小盘股即便还可继续活跃,中期下行幅度也将持续加大,因而投资者需警惕风险。

    短期而言,银行股的走势或可成为反弹如何演绎的一个观察窗口,如果银行股再度向下,则小盘题材股大概率也将下跌;如果银行股继续逼空,则小盘股短期也存在继续活跃的空间。农业银行刚刚发布的《2013私人银行财富配置报告》中,建议本土配置客户在2013年应重视由于经济触底反弹和制度改革带来的A股投资机会,短期内如出现回调依然是建仓机会。因此,投资者在冲高时可以适当减仓,而在调整时可以逢低建仓。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