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期市弱势运行 菜籽系空头加速发力

2013年03月12日 08:23   来源:中国证券报   

  延续上周弱势,国内商品期市多数品种周一(11日)继续小幅下行,郑州菜籽粕增仓震荡下挫2.5%,豆类油脂亦整体承压小幅下跌,仅贵金属等少数品种小涨;整体来看,农产品品种空头快速发力,弱势逐渐超过工业品。

  分析人士称,农产品中长期依然看涨,但短期内存在回调整理需求,因“两会”结束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工业品影响可能更大,加上已经在低位盘整多日,场外资金在工业品上可能会陆续买入。

  菜籽系空头发力

  春节后,商品市场总体较为疲弱,相对来说农产品节后一直表现较强,从上周(3月4日至8日)开始,农产品回调压力渐显。反映国内商品走势的文华财经商品指数显示,文华商品11日收于175.14点,下跌0.44%,农产品指数下跌0.58%,工业品下跌0.41%。

  11日,菜籽类期货市场整体表现弱势,市场关注的焦点菜粕期货主力1309合约低开跳水,震荡下挫逾2.5%,创近三周新低,领跌菜籽类期货市场,持仓量和成交量纷纷大增。

  资金面上看,菜粕期货持仓量、交易量双双上升,持仓量增加7.8万手至36万手,成交量增加70万手达126万手,市场空头资金入市明显,菜粕期价重心下移,短期维持弱势走势。

  然而,菜籽、菜油资金关注仍较清淡,11日再次出现缩量减仓,菜籽期货主力合约在5300元/吨附近维持震荡;菜油主力获利减仓明显,成交量由上周的5.8万手左右减至1万手左右,市场交投清淡,观望氛围较重。

  基本面上,上周五(8日)美国农业部3月供需报告将全球大豆结转库存小幅上调,美国大豆结转库存维持在1.25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期。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员夏旗表示,美国农业部对美国及全球大豆的库存预估高于市场预期,同时调高中国油菜籽产量,打压菜粕走势。另外,国储菜油对菜籽市场整体打压较重,3月8日国家抛售菜籽油10万吨,起拍价格在每吨10200元至10400元,远高于市场的预期价格。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邓宁宁表示,菜粕在成本支撑下跌幅有限,整体上将限制油粕回落空间,只是国储菜油抛售价格高于市场预期,对菜油期价走势略有提振。缩小了粕强油弱格局,菜油支撑位略有抬高,亦对菜粕走势形成打压。不过,菜粕现货供给紧张,坚挺的现货价格,仍对菜粕近月形成支撑。

  豆类整体承压明显

  不止是菜籽系品种,豆类油脂品种亦整体承压。11日,豆类弱势下跌,其中豆油增仓领跌;黄大豆一号主力1309合约收于每吨4758元,跌0.44%;豆油1309主力合约收于每吨8200元,跌1.49%,增仓16.7万手;豆粕主力1309合约收于每吨3387元,跌1.02%,增仓2.8万手。

  银河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梁勇表示,上周五美国农业部3月供需报告数据公布后,美豆期价曾一度大幅下挫,之后震荡回升,未来价格走势将受到供需数据环境的压制。

  现货市场上,豆粕现货紧张局面推升销售区现货继续高报上涨,华北地区报价每吨4070元至4170元,每吨上涨20元至50元;华东、华南地区报价每吨4120元至4200元,上涨20元至50元。

  梁勇表示,2月份进口大豆数量明显低于预期,由于巴西港口问题,三、四月份到港量可能仍要低于预期水平,这使港口大豆库存处于继续减少状态中,预计当前豆粕现货供应紧张的局面仍需二至三周之后才能得到一定缓解。

  工业品多头何时反扑?

  农产品技术上存在回调整理要求,是在情理之中。格林期货研发中心高级总监李永民称,节后农产品如豆粕、棉花表现较强,经过前几周上涨,分别冲高至阻力位附近。“两会”结束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工业品影响可能更大,加上已经在低位盘整多日,外资可能在前期跌幅较大品种上买进。

  就建材类品种来说,11日,螺纹主力收于每吨3908元,玻璃主力收于每吨1483元,分别跌至各自阻力价位。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付阳表示,房地产市场近期调控升级打压了建材价格,螺纹钢主力盘中再次跌破每吨3900元后收回,十字星走势显示出市场在目前价位分歧加大。

  付阳表示,从持仓席位上看,空头仍是沙钢、中钢等有现货背景的席位,卖出套保盘增加为主,而昨日沙钢大幅下调出厂价,钢厂加大卖空的意愿加强;多头老大永安席位今日大幅减仓,表现谨慎。11日沙钢下调螺纹钢出厂价250元,下调幅度较大。

  玻璃期货方面,从持仓上看,国海良时期货席位净空大增1.1万手,显然增仓上行与其有关,而主力多头永安期货席位11日净多有所减仓,空头士气相对更胜一筹。鲁证期货分析师娄载亮表示,当前情况下,多头要实现反扑必须首先重新站上1500点这一重要技术关口,若是短期内不能重新突破1500点,玻璃下行将有所加速。

  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研究总监陶金峰表示,玻璃和螺纹钢多头若想反扑,主要寄希望于新型城镇化落实的力度要大于预期,或者地方投资热超过预期,或者房地产调控新政流于形式,前紧后松,不过目前来看前两种假设的可能性要明显高一些。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